长效控制糖尿病的药物
1、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苯脲和妥拉磺脲)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第二代: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奇特(达美康)。
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2、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去医院或药店拿药时一定要将自己的病史告诉医生或药剂师。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5、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糖尿病人合理用药几大原则
1、按糖尿病类型选择药物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2、依患者体形选择药物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正好化害为利;如果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很合适。
3、按高血糖类型选择药物
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血糖、餐前2小时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4、按有无其他疾病选择药物
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5、按年龄大小选择药物
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如诺合龙。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对于经常出差,进餐不规律的病人,选择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如格列美脲)更为方便、合适,顺应性更好。
如何有效控制糖尿病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适度。
2、戒烟。与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脉管炎和足坏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3、定期复查。每月至少复诊一次。平时常测尿糖,有条件自测血糖则更好。非常情况下,如发烧、腹泻或全身不适,及时就诊。经常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高血压可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控制脂肪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脂血症,高血脂促使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5、适当锻炼。至少天天早、中、晚各散步30分钟。也可视条件开展其他健身活动。
6、戒酒。酒会加重糖尿病情或引起低血糖并掩盖低血糖症状,使血甘油三酯和乳酸水平增高。
7、学会放松。遇事不急、不怒,保持情绪稳定。大喜大怒会升高血糖。
8、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测视力,看眼底,查24小时尿白蛋白和神经系统体检等。
9、坚持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
10、另外,最好与医生保持联系,有自己经常看病医生的电话号码。做好各种记录,包括饮食和药物治疗、血糖、尿糖和其他有关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