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肥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它除了降糖,可能还有降低体重的趋势,单用不会产生低血糖。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效果好,降餐后血糖力量稍弱。
1.2、磺脲类药
磺脲类药物是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促泌剂,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的血糖,因此有发生低血糖的副作用。使用这类降糖药,必须严格在饭前服用,剂量必须合适,患者外出需要随身携带糖果。
1.3、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按作用时间的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2.1、用马齿苋治疗
用药方法:取干马齿苋100克,用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本方对于未曾服用过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与刚发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着。
2.2、用僵蚕散治疗
用药方法:取僵蚕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僵蚕末2克,每天服3次,饭前用白开水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2.3、用棕榈子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经霜棕榈子(以陈者为佳)30-60克,用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病人应禁食鱼腥类、肉类及甜腻类食物,并应节制性生活。
2.4、用地骨皮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同时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3.1、按糖尿病类型选择药物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3.2、按高血糖类型选择药物
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血糖、餐前2小时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3.3、按有无其他疾病选择药物
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
3.4、按年龄大小选择药物
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磺脲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尤其在老年病人中,应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磺脲类药物以餐前0.5h服用疗效最佳。任一磺脲类药物的每天用量不应超过其最大用量(优降糖≤15mg/d;达美康≤240mg/d;美吡哒≤30mg/d)。在高血糖得到纠正后,胰岛素B细胞可能恢复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性,应及时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肠道中,20%~30%的病人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的味道、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会自行减弱。如果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选择在进餐或进食后服药,可以减轻上述症状。
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能取得满意疗效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单纯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因为磺脲类降糖药主要在肝脏代谢,所以肝肾功能严重不良者,不宜服用黄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药物由于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病人食欲,故对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病人,最好不要单独使用。这时可选择双胍类降糖药。
病人在严重感染、大手术、妊娠、分娩以及合并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情况下,不宜使用磺脲类药,应改用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