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语:老人吃栗子的好处有哪些?栗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许多老年人都爱吃。那么老人吃栗子的好处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介绍老人吃栗子的好处。
栗子,古称栗果,俗称板栗、风栗、毛栗。栗子早为人类食用,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木本粮食”和“铁杆庄稼”,在粮食短缺的年代,是渡过饥荒的宝贵食粮,并有“一代种,五代享”之说。
《本草纲目》将栗分为板栗、楔栗、山栗、锥栗、莘栗、茅栗,近代简化为板栗、锥栗、茅栗三种,以河北产品最为着名。栗是食用佳品,也是疗疾良药。栗含蛋白质5。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还含维生素、钙、磷、铁、钾等营养物质。
老人吃栗子的好处
1、益气补脾,健胃厚肠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中医学认为,板栗有养胃、健脾的功效,老年人常吃可以栗子有助养胃健脾,提高老年人的消化功能。
2、补肾
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具有补肾强筋的功效,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多者,还可适用于中老年人腿脚无力症状。
3、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体健康。
4、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5、止血
生食板栗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便血等常见出血症。
6、治疗口腔溃疡
板栗含有维生素B2,常吃板栗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栗子食疗
1、板栗排骨汤
准备排骨150克,去壳鲜板栗50克,将排骨洗净焯水后,与板栗一同炖煮至软烂,调味即可。
板栗排骨汤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适合肾气虚者食用,其主要症状为气短自汗、面色发白、小便频多、倦怠无力。
2、红枣蒸板栗
准备干红枣70克用热水泡透,去壳鲜板栗350克煮透后剥掉表皮,二者混合均匀,加入适量冰糖,蒸至软烂即可食用。
红枣蒸板栗具有益气养血、壮腰补肾的作用,适合肾虚腰酸者食用,其特点是疼痛隐隐、酸胀乏力,喜暖喜按,常伴腿膝酸软。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人吃栗子的好处。
3、栗糕
栗子200克,糯米粉5O0克,白糖50克,瓜子仁、松仁各10克。将栗子去壳,用水煮极烂,加糯米粉和白糖,揉匀,入热屉中旺火蒸熟,出屉时撒上瓜子仁、松仁。
本糕味香甜糯软,具有健脾益气养胃,强筋健骨补虚的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腰膝酸软,不欲纳食等病症。
4、栗子糊
栗子500克,白糖适量。将栗子去皮壳,晾干磨粉。取适量栗子粉加清水煮熟为糊,调入白糖即可。
栗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肠道的功效,对于小儿腹泻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栗子羊羹
栗子250克,红小豆、白糖各1000克,羊肉500克,冻粉40克。栗子洗净,略煮后去外皮,再放入锅内煮熟;红小豆以水浸泡后煮烂,搓去豆皮过筛,再用纱布滤去水分,制成豆沙;将清水烧沸,加冻粉煮化,再加白糖,煮沸后滤去渣,与豆沙同煮,边煮边搅,至豆沙粘稠时起锅;先往方盘中倒入一半豆沙,再放上煮好的栗子,把另一半豆沙倒在栗子上面,待凝固后,切成小长方块即可。
本羹具有补气健脾,散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吐血、衄血、便血等病症。无病者可强身健体。
6、栗子烧白菜
生栗子300克,大白菜500克,白糖、湿淀粉、花生油各适量。栗子煮至半熟,捞出,剥去外壳,对半切开;大白菜洗净,切长条块;锅内放入花生油烧热,下栗子略炸后,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白菜略炸,放入栗子,加清水、酱油、精盐、白糖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烧至熟透,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即成。
本菜具有补脾、益肾、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血,体倦乏力,肾虚腰膝无力,大便带血及坏血病等病症。
7、栗子粥
取栗子10个和大米适量,共煮成粥,也可将栗子风干磨粉,粥成兑入,再加适量红糖后食用。
可补肾气、强筋骨、治腰腿无力。
虽然栗子是老少皆宜的食物,但是食用栗子也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由于生吃栗子不容易被消化,所以如果自己的肠胃不好的话,则最好不要生吃,以免发生滞气等现象。另外,新鲜的栗子容易变质腐烂,当吃下这些变质腐烂的栗子之后就会出现中毒的现象,所以在生吃栗子之前,应该注意栗子是否出现了变质。
了解了老人吃栗子的好处,小编提醒您,栗子虽好,老年人食用还是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