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检分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血红蛋白,正常值
2016-08-03阅读:10463 学员编辑 收藏

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1、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

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注意事项

HicN是目前血红蛋白各种测定法中最准确的方法,除Hbs、HbC外其他血红蛋白均可转化成HiCN,本文介绍试剂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所推荐。由于HiCN的毫摩尔吸光系数得到国际公认,故可用经严格校准的高级分光光度计根据吸光系数直接计算,此种计算并非检验科常规方法。

表示540nm测得吸光度,251为血液稀释倍数,11.0为Hb分子单体毫摩尔吸光系数,1.0是光径,16114.5是单体分子量,除1000即由毫克(mg)换算为克(g)。

稀释液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不得贮存于塑料瓶中,否则氰离子吸附于塑料瓶壁,使测定结果偏低。

稀释液含氰化钾,切勿用口吸液。测定后废液应加入等量水稀释,并按每升加次氯酸钠溶液35ml,混匀,敞开容器,放置一夜后排入下水道。

血红蛋白测定尚有多种方法,目前所报道的方法均未建立本身的标准物,采用此类方法务请慎重,须以HiCN法为参考法进行评价后方可使用。尤须注意现在市售血红蛋白质控液均为HiCN法质控液,用于其他方法会有明显偏倚。

2、影响血红蛋白正常值的原因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2.1、相对性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值

2.2、绝对性增多:

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贫血可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30g/L。

2.1、生理性减少:

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2、病理性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上一篇:胆囊,正常值 下一篇:羊水检查,羊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