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检分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肘关节损伤,肘关节
2018-05-03阅读:1142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二、肘关节损伤恢复时要注意什么
三、如何保护肘关节

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1、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肘关节损伤,又称“肘部软组织损伤”,“肘部扭挫伤”等,是指肘关节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使肘关节发生超生理性运动,或持久而反复的劳累等因素,引起肘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牵拉扭挫等损伤,或慢性劳损。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肘关节挫伤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肘关节呈半屈位,活动受限重者关节伤侧肿痛明显,皮下淤斑,甚至有波动感。

韧起时肘部疼痛,活动无力。肿胀常因关节内积液和鹰嘴窝脂肪垫炎,或肪挠关节后滑膜囊肿胀逐渐加重,以致伸肘时鹰嘴外观消失。

部分严重的肘部扭挫伤,有可能是肘关节脱位后已自动复位,只有关节明显肿胀,而无脱位症,易误认为单纯扭伤。其中关节囊和韧带、筋膜若有撕裂性损伤,作关节被动活动时有“关节松动”的不稳定感,并引起所部剧烈性疼痛。

2、肘关节损伤类型

单纯肘关节后脱位,均伴有前外侧关节囊和外侧副韧带的撕裂;

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骨折,骨折可以是Mason分类的任一类型,为Johnston改良的Mason分类第IV型桡骨头骨折,均有外侧副韧带的损伤;

肘关节后脱位伴冠突尖骨折;

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和尺骨冠突骨折,即所谓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在三联征损伤中,冠突骨折多属于Regan-Morrey的I型和II型,不超过冠突高度的50%.Doornberg等通过CT片研究了13例肘关节三联征的冠突骨片高度,平均为7mm(3~12),而冠突的整个高度平均为19mm(12~25mm),骨片占整个冠突高度的35%(19~59%)。但笔者经4例手术发现,术中观察到的冠突骨片均较术前的影像测量为大。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3、肘关节损伤的病因

直接暴力可造成肘关节软组织挫伤,如跌仆滑倒,手掌撑地,传导暴力可使肘关节过度外展、伸直或扭转,造成肘关节扭伤。由于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关节囊和韧带约束,故临床以桡侧韧带损伤最为常见,尺侧次之,后侧较少。

严重的肘关节扭伤、挫伤,伤后不固定或固定不恰当,或因进行不适当的反复按摩,都可使血肿扩大。这种血肿有软组织内血肿和骨膜下血肿,常互相沟通。在血肿机化时,通过膜下骨化,以及骨质内钙质进入结缔组织肿块内,造成关节周围组织的钙化、骨化,即造成所谓骨化性肌炎。

肘关节损伤恢复时要注意什么

1、掌握正确的直拳和摆拳技术动作。打直拳和摆拳时避免出拳前臂的后摆动作。一方面可减少击空概率,另一方面由于上肢后摆加会加大前臂向前的运动加速度,击空时前臂肌肉的拉伸应力会加大。此外,打直拳和摆拳的最后阶段,应避免前臂的过度旋前,否则,旋前圆肌容易发生损伤。

2、训练前后进行前臂肌肉的局部按摩。训练前按摩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助于防止肌肉拉伤,训练后按摩可促进局部疲劳的恢复。肘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

3、加强前臂肌肉的伸展性练习。拳击训练中的对镜空击练习可发展前臂肌肉的伸展性,逐渐地增加空击练习时的力量和速度可有效地增强前臂屈肌总腱在肱骨内上踝附丽部的抗拉能力。

如何保护肘关节

1、大家应注意劳动保护,采取适当的位置和姿势。例如久坐一段时间后适当做些肘关节小锻炼,缓解关节酸痛感,已经有肘关节痛的亲们还要注意在打电话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如果长时间使用电话,应注意换手,也可以戴耳机接电话。

2、很多上班族的亲们都有睡午觉时用头靠着胳膊睡觉的方式,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容易导致肘部酸麻,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肘关节痛。因此,建议亲们减少这种不良姿势,日常生活中做好肘关节保养,远离肘关节痛。

3、切勿长时间劳动或过度运动,必要时可佩戴好护肘套之类的肘关节护具,如果在劳动或运动中发生急性损伤,应立即休息。

4、亲们在打网球或羽毛球时,最好选择质轻、弹性佳、品质优良的球拍,减少手臂的负担。打球之前,要做好手肘、手腕的保护。

上一篇:尿液,白色的 下一篇:多发性红斑,病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