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2、导致佝偻病的原因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佝偻病。虽然母亲孕后期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对于足月儿血循环中25-OH-D3的影响很小,但是与孕期规律补充的母亲相比,孕期母亲未补充者,新生儿的维生素D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产、双胎更易于贮存不足。日照不足会引起佝偻病。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没有充足时间的室外活动;或者室外活动时皮肤暴露少;不论是气候、季节、大气云量、纬度、肤色、皮肤暴露都可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饮食因素,因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纯母乳喂养,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如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罹患危险增加。
3、佝偻病各阶段的临床表现
初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活动期,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型腿、X型腿、鸡胸等。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1、香菇鸡。香菇250克,母鸡1只。其功效是补精填髓,治疗佝偻病。主治: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出现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倦怠乏力。
2、排骨面条。猪排250克,胡萝卜25克,卷心菜50克,精盐、味精适量,面条50克,猪肝25克。功效是补肾养血,治疗佝偻病。主治:小儿佝偻病,形体瘦弱无力,夜惊多汗,午后身热者。
3、栗子饼 。生板栗1 000克,白糖500克。功效是补肾填精,治疗佝偻病。主治:小儿佝偻病,发育迟缓,出牙、坐立、行走皆迟。
4、胎盘鱼骨粉。胎盘粉5克,醋炒鱼骨25克,炒鸡蛋壳10克,白糖15克。功效是补血益肾。主治:佝偻病,骨骼畸形,面色萎黄,倦怠无力。
5、枸杞杜仲鸽子汤。鸽子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5克。功效是益肝肾,强筋骨,补气血,治疗佝偻病。主治:佝偻病,多汗夜惊,骨骼畸形,形体消瘦者。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可预防的疾病,如果婴幼儿有足够时间户外活动,可以预防发病。因此,现认为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IU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2、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均补充至2岁。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便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3、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奶量摄入小于1000ml的儿童,应当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4、青少年摄入量达不到维生素D400IU/日者,如奶制品摄入不足、鸡蛋或者强化维生素D食物少,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