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膀胱炎是怎么引起的
诱发因素:所有可破坏膀胱粘膜正常抗菌能力、改变膀胱壁正常组织结构及适合于细菌滞留、生长和繁殖的一切因素均可诱发急性膀胱炎的发生。
感染途径:
上行性感染:细菌经尿道进入膀胱,这一感染途径最为常见。
下行性感染:继发于肾脏的感染,细菌随尿液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局部直接感染:膀胱造瘘后与外界皮肤直接相通,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时,细菌经瘘管直接侵入膀胱引起感染。
2、急性膀胱炎症状
尿路刺激征
起病突然,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尿道痉挛,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常不能离开便器,难以忍受。排尿期尿道烧灼感,排尿终末期疼痛加剧,会阴部、耻骨上区疼痛、膀胱区轻压痛。病情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前列腺炎,但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尿液检查
尿液混浊,尿液中有脓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
单纯性膀胱炎
炎症局限于黏膜层,常无发热,白细胞计数不增高,亦不伴有全身症状。当并发急性肾盂肾炎或前列腺炎、附睾炎时才有高热。
3、哪些女性容易患上膀胱炎
育龄期妇女:女性尿道口与肛门接近,细菌易沿尿道口逆行至膀胱。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如在月经期,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病,以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均可造成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使致病菌容易侵入。
长期被不良习惯困扰的人:如房事过度、抽烟饮酒、穿过紧内裤、长时间骑车等,都会使尿道受压损伤,导致局部瘀血、缺血、缺氧,使尿道黏膜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膀胱炎。
有不洁性生活的女性:不注意清洁卫生,饮水量少的女性。
做过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导尿、膀胱镜检查、泌尿道手术等可引起局部黏膜损伤,并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
有憋尿习惯的年轻人: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越积越多,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尿液具有有较大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从而导致膀胱炎的发生。
卧床休息,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热水坐浴或耻骨上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碱性药物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黄酮哌酯盐(泌尿灵)、颠茄、阿托品,可解除膀胱痉挛。根据致病菌属,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在药敏结果之前,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唑、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经治疗后,病情一般可迅速好转,尿中脓细胞消失,细胞培养转阴。
应尽量采用短程的3天疗法,避免不必要的长期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或增加副作用,但要加强预防复发的措施。若症状不消失,尿脓细胞继续存在,培养仍为阳性,应考虑细菌耐药和有感染诱因,要及时调整更合适的抗菌药物,延长应用时间以期达到彻底治愈。经期后妇女经常会发生尿路感染,并易重新感染。雌激素的缺乏引起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和致病菌的繁殖增加是感染的重要因素。雌激素替代疗法以维持正常的阴道内环境,增加乳酸杆菌并清除致病菌,可减少急性膀胱炎的发生。
急性膀胱炎的患者,首先需要卧床休息,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热水坐浴可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传统的10~14日的抗菌疗法对无并发症的膀胱炎并无必要,国内外提倡单次大剂量或3日短疗程治疗。至于老年人的下尿路感染,老年人不论是症状性或无症状性,都应采用5~7天疗程,因为老年人多存在膀胱功能异常,膀胱流出道不全梗阻及阴道、尿道粘膜萎缩等,使治疗增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