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你知道梦境的奥妙吗?据心理研究者称,有的时候,人如果情绪不好的话,可以用梦境来缓解,醒来之后心情就会变得非常好。那么究竟梦境的奥妙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梦境的奥妙
睡着觉做着梦也能学习,这不是做梦。先从睡眠阶段讲起。睡眠的一个周期有两个时相: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REM期眼球快速运动,做梦正酣;不过梦并非REM期特有,NREM期也有零星的梦境,只是没有前者的鲜活生动。
梦境有回放功能,如果你刚玩过滑雪游戏,在随后的NREM期可能会梦见滑雪。大脑扫描研究也显示,清醒时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模式在随后的NREM期会重现。REM期梦境也会反映先前所学,只是表现得有点变形--滑过雪后可能不会梦见雪,而只是从山上冲下来。
除了回放,更重要的是梦对记忆的巩固、整合和分类。回放当天的5-7天后,相关梦境可能又会出现。人们猜测这是由于海马区整合短期记忆以将之变为长期记忆在大脑皮层储存下来的过程中,整理时的记忆碎片会在梦里呈现,织出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碎片出现的顺序或许反映了大脑如何将记忆分解成片段再整合存储的。大脑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甚至会翻旧账,找出新的经历与故人故事的关联。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梦见多年不见的朋友或地方。
目前尚不清楚哪一时相的梦执行了什么样的功能。有人认为NREM期的梦主要是巩固记忆,而REM期梦境则能整合记忆,将新经历融入我们的记忆库里。可是也有人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假说。不管真相如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两种梦对学习记忆都颇有裨益,梦见先前学习内容的人们,之后会有更好的表现。
做梦可以调节情绪
人们清醒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生气或忧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此时如果来个小憩,做做梦,会使人们对负面情绪没那么敏感,情绪也更加积极,但只有REM期的梦才有效。不过在记忆巩固时,REM期的梦似乎格外偏爱带有负面情绪的那些。听起来不妙,却不一定是坏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果记不住,何以长智?此外,研究者们也认为,做梦时回放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同时免于亲身经历时的生理和情绪变化,可以使得我们接受那些经历,最终放下。经历过痛苦的人们,所做的梦也格外生动,画面感强,梦中记忆也更清晰,这或许也反映了大脑是在如何艰难地接纳和整合这些信息。
如同记忆处理一样,REM和NREM期的梦在调节情绪方面也可能角色不同。从不同的时相醒来的人们叙说的梦,其性质大有不同。NREM期的梦带有更多友好元素,而REM期里人们梦见的未知和威胁因素更多,负面情绪更强。这里引出了噩梦的进化学解释。
梦的解析
人类的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大道”。梦的内容是基于早期的生活经历形成的。由此人们希望,通过对梦境的心理分析,可以揭示出儿童时代遭受的不幸,进而医治内心的痛苦。但美国哈佛大学最近公布的一项对梦的研究表明,弗洛伊德过于强调个性形成时期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了。梦的解析(德语:Die Traumdeutung)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着作,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在后来的《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显示愿望满足)。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在梦中,前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着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他许多最重要的梦是他本人的— 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Irmas injection” —但是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许多来源来自文学作品,该书本身更多的是一次文学分析的自觉尝试,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弗洛伊德在此首次讨论了后来发展的恋母情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