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大年龄容易的胃癌
如果平时喜欢吃烫饭或者喜欢吃腌制食物,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胃镜是确诊胃癌较可靠的方式,通过胃镜取胃部活体组织进行化验,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如果实在不愿意做胃镜,可以做钡餐检查,优点是成本低、痛苦小,缺点是胃癌检出率相对较低。
除了50岁以上的人应该定期做胃镜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患者,以往有胃病史,特别是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切除手术10年以上者,都应一年做一次胃镜。
2、嗜酒如命的人容易得胃癌
适量饮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长期或一次大量饮用烈性酒,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元凶,感染上这种病菌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
适量饮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避免大量饮用白酒,不喝劣质酒。喝酒前要适量进食,以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上胃溃疡时,分餐制就非常必要了。
3、喜欢吃太烫食物的人容易得胃癌
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在我国,胃癌的治愈率平均为30%,在癌症中并不是特别低。具体到个人,治愈率的高低与胃癌分期直接相关。
早期胃癌患者,治愈率能达85%——90%,甚至更高;二期能达70%——80%;三期已属于中期偏晚,治愈率降至30%;四期则不足10%.
从种类上看,远端胃癌比近端胃癌的治愈率更高些,前者指靠近幽门等部位的癌症,后者指靠近贲门、胃体等地方的癌症。印戒细胞癌因更隐匿,且较易发生转移,治愈率较低。
与日本60%的胃癌整体治愈率相比,我国胃癌治愈率偏低。这主要是因为日本规定50岁以后要开始做首次胃镜检查,其早期患者占60%以上;而我国只有10%左右的患者发现时是早期。
癌是指发生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及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而胃肠道间质瘤则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其局部的侵袭性并不如癌肿,很少通过淋巴结转移,而是通过血液转移。
胃肠道间质瘤对常规的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分子靶向药物也可用于缩小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延迟复发。
胃肠道间质瘤在手术后容易复发。虽然低风险级别的胃肠道间质瘤在完整切除后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但随着风险级别的增加,复发率也会相应上升。
与一般的胃癌或肠癌相比,胃肠道间质瘤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尤其是直径小于两厘米的肿瘤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常见的早期表现主要是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贫血。很多患者都是在肿瘤普查、体检或其它手术时无意中发现得了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