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血尿
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这是膀胱癌独特的 “排尿异常信号”,几乎每个膀胱癌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膀胱癌病人因此而就诊。
1.2、膀胱刺激
早期膀胱癌产生尿路刺激的相对较少。如果膀胱癌还合并有感染,或肿瘤病发于膀胱三角区,就会导致尿路刺激体征,同时,患者会产生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等膀胱刺激体征,就表明可能已经患上了膀胱原位癌。
1.3、排尿困难
一些患者由于膀胱肿瘤生长的体积偏大,以及肿瘤生长在膀胱颈部,或者肿瘤出血,出现血块,导致尿流长期阻塞、进而患者就会产生排尿困难的症状,主要是尿流偏斜、尿流速度较慢,甚至是尿滞留等。
1.4、尿频尿急
如癌瘤长在膀胱三角区,则膀胱刺激症可以稍早出现,如果出现尿痛则已非早期。总而言之,如忽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尿痛,为膀胱癌的最早信号。
4.5、疼痛
如果肿瘤侵犯广泛,且较深时,可出现疼痛,且在膀胱收缩及撑尿时加剧。若肿瘤位于膀胱颈时,可引起尿道梗塞,甚至会出现尿潴留。
膀胱穿孔。膀胱穿孔其实是患者手术后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只是由于手术不慎可能损害膀胱导致穿孔出现尿外渗。这些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还可能会伴有发热的症状,一般情况下用导尿管持久引流膀胱即可;但如果是穿孔的同时还出现血块积存的话,则必须将患者推往手术室内行麻醉消除血块。
肠道的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的肠道不良反应主要是包括:里急后重感、直肠狭窄或直肠穿孔、肠道粘连、肠梗阻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膀胱肿瘤放疗引起。
患者在盆腔放疗的前期,由于正常的肠黏膜细胞会对放射线敏感,所以可能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症状;而且随着发射线的持续、长期大剂量照射甚至可能会使得肠黏膜小血管内膜肿胀、纤维化,引起肠壁血运障碍,从而出现黏膜糜烂、溃疡、肠穿孔、腹腔脓肿等症状。
3.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经直肠、经尿道)进行,可同时检查肾脏、输尿管、前列腺和其他脏器(如肝脏等)。经直肠超声显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和前列腺较清楚。经尿道超声应用不太广泛,需麻醉,但影像清晰,分期准确性较高。
2、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
泌尿系统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一直被视为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检查,本检查可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价尿路情况,对于膀胱癌患者主要是了解并发现并存的上尿路肿瘤。但初步诊断时此项检查的必要性目前受到质疑,理由是其获得的重要信息量较少。
3、CT检查
传统CT(平扫+增强扫描)对诊断膀胱肿瘤有一定价值,可发现较大肿瘤,还可与血块鉴别。尽管螺旋CT分辨率大大提高,但较小肿瘤(如《;5mm)和原位癌仍不易被发现。
4、骨扫描
一般不做常规使用。只在浸润性肿瘤患者出现骨痛,怀疑有骨转移时使用。
1、家族史
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膀胱癌的危险性约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年轻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危险性更高。此外,有研究显示大量摄入液体、蔬菜和水果,可使膀胱癌的发病危险降低。
2、饮水中的致癌物
饮用经氯消毒并且含有氯化副产物的自来水,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我国台湾和南美阿根廷的饮用水中的砷污染也与膀胱癌危险性增加有关。
3、尿道疾病
尿道上皮长期受到慢性刺激或人体代谢产物使尿中致癌物水平增高,可使尿路上皮增殖后癌变,例如膀胱鳞癌与埃及血吸虫感染或膀胱结石有关。
4、药物
大量服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药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目前该药已停售。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膀胱癌发病的危险性可增高几倍,且肿瘤常为浸润性。
1、细嚼慢咽
唾液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还能消除体内氧自由基,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用餐节奏不宜太快,“细嚼慢咽”
2、多交流
一项前瞻性调查表明,孤独感与癌症发病率有相当大的关系,要多接触社会,多与人沟通,消除孤独感。
3、多吃水果
水果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有助于防止导致癌症的基因坏损。多吃纤维还能够阻止癌细胞永久存活。
4、保持心情愉悦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和疲劳状态的人也易患癌,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