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咽癌与环境和饮食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据报道,在美国诞生的第2代比在亚洲诞生的第1代患鼻咽癌的危险性低,而诞生在东南亚的加利福尼亚的白种人比诞生在美国者患鼻咽癌的危险性高。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镍可能是促癌因素。二亚硝基派嗪(DNP)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这与咸鱼及腌制品中高浓度的亚硝胺化合物有关。
2、EB病毒是鼻咽癌的最强致病因素
"EB病毒是一种与其他病毒有类似特征的病毒,与人类能够和平共处,但在特定情况下,导致鼻咽癌的发生"。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EB病毒抗体,癌组织中存在EB病毒基因及表达产物,针对EB病毒末端重复序列的分析表明,鼻咽癌起源于单个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发生在EB病毒感染之后,一系列研究证据支持EB病毒在鼻咽癌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被认为最强的鼻咽癌致病因素是EB病毒,因为在几乎所有患者的肿瘤细胞中都可发现EB病毒,是否会发生鼻咽癌与患者感染EB病毒的类型、EB病毒是否发生了活跃复制都密切相关。因此,越来越多的鼻咽癌研究开始聚焦于EB病毒。
3、鼻咽癌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据了解,鼻咽癌患者通常为黄种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是鼻咽癌疾病的高发地。广东省以广州、佛山、肇庆等地区的发病率最高,每10万男性中就有18~27个人患此病,而女性占8~9个人。高发区的人即使迁居远地,如到了东北,其后裔仍保持有很高发病的倾向,这说明了鼻咽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敏感性。此外,不论在高发区还是在低发区中,都可以发现有家族聚集性的倾向。例如普查中就发现有这样典型的例子,一家三代49人中,有10人患癌症,其中9人是鼻咽癌。可以认为,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病因方面起重要作用。
1、涕血: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2、鼻塞:常为单侧性,由于肿瘤堵塞后鼻孔所致。
3、耳鸣: 侧壁肿瘤堵塞或压迫咽鼓管引起
4、听力下降:侧壁肿瘤易于堵塞或压迫咽鼓管,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
5、头痛:以单侧颞顶部或枕部的持续性疼痛多见,往往是由于肿瘤浸润、向颅底扩展并累及颅神经或合并感染而引起。
6、面麻:多为单侧第Ⅴ颅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受侵犯或压迫而引起的相应神经支区域麻痹。
7、复视:为第Ⅲ、Ⅳ、Ⅵ颅神经受侵犯所致,最多见是第Ⅵ颅神经损害而致的外展受限。
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目前发现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原因是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并且原发灶和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内。自40年代起我国即开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线放疗,50~60年代起又开展了60Co的外照射放疗,并将鼻咽及颈部联合大野照射改为小野照射,减少了放疗反应并提高了生存率。
2、鼻咽癌的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能直接切除放疗不敏感的复发病灶,对于局限性局部复发鼻咽癌疗效可能更好,手术可以避免二程放疗引起的严重放疗后遗症,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二程放疗患者。因此,手术是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更是二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3、鼻咽癌的保守治疗
西医在治疗肿瘤上各有所长,故治疗鼻咽癌必须做到发挥中西药各自优势,坚持长期治疗,宽舒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治疗,增加饮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鼻咽癌就诊病例中,中晚期较多,此外尚有60%左右在治疗后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症状,所以西医治疗后结合人参皂苷RH2,可以很好的增效减毒,缩短愈后周期,防止复发转移。鼻咽癌目前生存期还是比较不错的。预后要多复查,注意平时的生活规律,特别是饮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