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性病专题 >> 艾滋病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哺乳,艾滋病
2017-12-02阅读:11408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哺乳能染艾滋病吗
二、艾滋病初期症状可以诊断艾滋吗
三、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哺乳能染艾滋病吗

1、哺乳能染艾滋病吗

对儿童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患儿是由母亲传播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二:

一是宫内传播,即直接通过胎盘血液循环,羊水传播;

二是宫外传播,即分娩过程中胎儿直接暴露于艾滋病毒感染的血和分泌物中,以及出生后母乳喂养而致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使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后,能够大大降低母乳喂养传播病毒的风险,而当风险降低至1%-2%时,有艾滋病的母亲也可以母乳喂养。哺乳能染艾滋病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在对其中少数几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测试后发现,有3种此类药物会进入乳汁中,婴儿摄入后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如果妈妈患有艾滋,建议不要给宝宝喂母乳,应采取人工喂养。并且在宝宝生后1月、4月和6月时做艾滋病毒培养或血清HIV-RNA水平测定,以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毒,以便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2、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哪些阶段

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即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90%的儿童感染艾滋病来源于母亲,因此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母婴传播率为38%~52%。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发达国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以下。所以,HIV感染妈妈尽早接受检测和有效的干预,也能生下健康宝宝。

2.艾滋病母婴传播究竟如何预防

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二是预防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三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四是为感染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关爱和支持。这些干预措施的关键点是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和针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早干预,即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哺乳能染艾滋病吗

艾滋病初期症状可以诊断艾滋吗

专家表示,艾滋病初期症状不是诊断艾滋病的标准,艾滋病初期症状只能作为参考,还需要进行艾滋病检测判断,这样才能确诊艾滋病。

艾滋病潜伏期长达十年之久,而且艾滋病初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误诊为流感,盗汗,畏寒,发热,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和其它微弱的症状,可以暗示感染了艾滋病,但很难通过这些症状发现感染了艾滋病。

专家表示,艾滋病毒很容易检测出来,在感染2-6周就可以检测出HIV抗体呈阳性了。因此认识艾滋病初期症状对于病情的防治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虽然艾滋病初期症状不可以作为诊断艾滋病的标准,但是,艾滋病初期症状可以及早帮助诊断艾滋病。哺乳能染艾滋病吗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好,性生活不洁、杂乱,是导致染上艾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预防艾滋病,必须要避免不洁的性生活。

2、正确使用避孕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生病时到正规的医院看病,避免被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注意输血安全,不适用非正规医疗单位的来历不明的血液。

4、输液时要确保输液针头是一次性的,如果输液针头乱用,很容易导致沾染艾滋病。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染很快。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带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吗

5、如果想献血,必须找正规的献血单位,否则卫生条件无法达标,很容易沾染艾滋病毒。即使正规的献血部门,也要看好是否用一次性针头抽血。

6、远离毒品,更不能共用注射器吸毒。

7、不共用可能会刺破皮肤的用具,如剃须刀、修脚刀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8、尽量不纹身,纹身用的刺针很难保证充分消毒,多次重复使用的刺针,往往是艾滋病毒的传播媒介。因此要避免去纹身。

9、避免不洁净的针灸治疗。针灸用的针反复使用,如果不彻底消毒容易传染艾滋病,因此在针灸时一定要确保针经过高温彻底消毒。

10、有艾滋病的妇女不能怀孕,如果怀孕应立即引流,否则会带给孩子艾滋病毒,因为体液传播艾滋病毒非常快。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