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语:老年丧偶注意调整心态!老来伴说明老年人的老年生活需要陪伴,老年丧偶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老年丧偶注意调整心态,避免老年人由于丧偶影响心理健康。
一般来讲,丧偶老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自责。与老伴洒泪告别之后,总觉得对不起逝者,甚至认为对方的死,自己负有主要责任,于是精神恍惚,心理负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言行上还会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
怀念。老伴逝世后,生者在剧烈的情感波涛稍稍平息之后,会进入一个深沉的回忆和思念阶段,在头脑中经常出现老伴的身影,时而感到失去他(她)之后,自己是多么的凄凉和孤寂。
恢复。在亲朋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终于领悟了“生老病死乃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个道理。于是,智战胜了感情,身心渐渐恢复了常态,从而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老年丧偶注意调整心态
首先,欲使自己尽快从悲痛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不妨通过各种方式尽情宣泄一番,如在亲人挚友面前嚎啕大哭一场,也可将自己的眷恋怀念之情,用诗文、书信或日记等形式写出来,以抒发胸怀并作为永久纪念。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尽管宣泄对于维护身心健康有益,但无休止的悲哀必然造成人为的精神消耗。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到亲朋处小住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走出斗室,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只要生活的视野开阔了,精神上的痛苦也就会随之淡化和消失。
最后,所谓“老两口到另一个世界再团聚”的企盼,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老伴最好的寄托和思念,应该是悟透人生的哲理,勇敢挑起社会和家庭的重担,迎着火红的夕阳,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
丧偶老年人要做到:
1、培养自我安慰心理
失去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配偶的确是一件令人悲痛欲绝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挽回的事实。要坦然面对,不妨理智地提醒自己: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自然法则。如果他(她)不“早走”,而是我“早走”,对他(她)来讲则更残酷。“早走”一步的,一定“希望”我多保重身体,把孩子培养教育成人,愉快、坚强地生活下去。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为什么老年丧偶注意调整心态。
2、避免自责心理
有些老年人在老伴去世后,常常会责备自己以前对不起死去的老伴。诸如,以前自己做过一些错事,争吵打骂过,没有满足老伴的某些愿望,等等。如果想要弥补自己对生前老伴的歉疚,最好的办法不是自责,而是将老伴生前的事业、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完成老伴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
3、避免睹物思人
常常看到老伴的遗物会不断强化思念之情,这对自己正常生活并无好处。因此,应该尽量戒除怀旧诱因,把老伴的遗物收藏起来,尤其是最能引起你痛苦回忆的物品。
4、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
老伴去世后,自己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许多原来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已不存在,空虚感和孤独感充满心头。因此要寻求新的、积极的生活方式,投身于学习和家务,或者社区活动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5、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应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丧偶老人更需要加强有关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思想的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尊自爱,胸怀宽广,豁达开朗,处世待人宽厚大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遇事要想得到,提得起,放得下,不要耿耿于怀,斤斤计较,要能随遇而安。对于丧偶这类事件,要泰然处之。
6、寻求社会帮助,接受心理咨询
遇到丧偶这类重大精神创伤,不要一个人闷在心里,应该走出去,寻求社会帮助。首先要和亲朋好友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疏导。其次也可求助于健康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门诊,或请教j心理医生,他们会帮助你拨开心理迷雾,疏通心理淤积,切除心}理“肿瘤”,保持心理平衡。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只要开启心扉,让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迎接你的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明天。
丧偶老人的子女要做到:
1、多陪伴老人
子女应多陪伴老人,尽量分散老人的视线,让老人把注意力从对死者的悼念渐渐转移到对生者尤其是对孙辈的爱护上来。老人对隔辈特别亲,无论什么事,往往见了孙子女外孙子女,一切烟消云散;尽管丧偶的悲痛不比其他小事,但隔辈亲的劝说、撒娇会减轻老人的痛苦,使老人重新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2、做好老人思想工作
子女应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劝慰老人从自责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老人摆脱了内疚心理。才有可能正视现实,开始对今后生活的考虑。多带老人出去走走,或是游览山水风景,或是参观名胜古迹,大自然是治疗创伤的良药,在大自然中,老人会不知不觉开阔了心胸,增添了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了解了老年丧偶注意调整心态后,小编提醒您,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丧偶老人要学会认识到活着的美好,让自己剩余的生命活的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