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近老人
走进病房、走近老人。通过生活中的小问题如:问寒问暖,拉拉手、盖被、倒水喂饭等等举手之劳来拉近距离,并且对老人提出的合理问题不厌其烦解释,直到满意;对老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采集化验标本或检查等需要老人配合时应先做好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不做有损老人利益或其敌视、反感的事情,通过我们的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爱心来取得老人的信任,从而了解老人的个性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2、安全调节
单身老人要特别注意安全防范。首先,要防骗。有人敲门,不要急忙开门,问清看清了,再开不迟。外出要小心,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管好自己钱物。其次,要防火。烧好饭菜、煮好水后,关掉煤气、切断电源,养成良好习惯。烧饭烧水时如有电话,或邻居有事叫门时,千万要记住先关掉煤气,再处理事情。第三,老年人要防跌。老年人由于视力差、动作慢、应小心避免跌跤;如果造成脑出血、昏倒,后果更不堪设想。
3、生理调节
单身老人首先要学会做家务。学会做家务,是生存的需要,也可增强自己生活信心,使自己生活更加充实。由于人生存的需要是生理第一需要,因此,单身老人首先要学会生存,学会烧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家务,满足生存需求,提高自信。
4、自我实现调节
单身老人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适当发挥夕阳余晖。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做点事,发挥自己的作用,融入这个社会。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