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产生的致热原引起体温定位点上移,导致设定的“正常体温”实际上高于正常。表现为患儿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体温下降期:人体设法增加散热,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表现为皮肤潮红、四肢灼热、全身出汗。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伤害。适当容忍中低热,不仅孩子家长少折腾,还有利于医生观察病情。达到高热标准才建议用退热药。常见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另外,也可以辅用蓝芩口服液,莲花清瘟胶囊及氨芬麻美干混悬剂等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个自愈性疾病,通常不治疗在1周内也可以自己痊愈。只要在病初时不治疗过分不乱用退热剂和激素这个疾病是不会加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手足口病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只要我们能做好护理,再加上服用一些治疗此病的有效药物,疾病就会很快的好转起来。另外,由于手足口病流行于婴幼儿或小孩,所以在用药上和日常护理上就应该多加注意。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3、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4、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5、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