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1.2、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双料喉风散、华素片任选一种,涂擦患处,每日两次。金黄散、青黛散、赛金化毒散任选一种加蒸馏水调匀,以消毒棉签涂敷,如破溃者,以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敷。
2.1、石膏菊花汤
生石膏30克,菊花2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地黄10克,大青叶10克,蝉衣10克,百部6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
2.2、清瘟败毒饮
板蓝根12克,射干3克,山豆根3克,蝉衣3克,薏苡仁5克,紫草5克,鱼腥草10克,葛根5克,黄芩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有清热解毒,化湿活血之功。
2.3、清热泻脾散
生石膏15克,生地黄10克,山栀子10克,苍耳子6克,射干3克,山豆根3克,桔梗3克,玄参3克,沙参5克,薏苡仁10克,白术5克,甘草3克。每日1剂,早晚各服1剂,效果较好。
3.1、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天饮用1次,煎水代茶。着是为3岁至6岁的儿童准备的用量,也可以根据小孩的年龄适量增减用量。
功效: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3.2、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 ,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功效:灯芯草不仅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还具有清心降火的作用。而蝉蜕可以疏散风热,从而起到透疹止痛的作用。木棉花清热、去湿、解暑、利尿;鸡骨草清热解毒。此方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
3.3、荷叶粥:鲜荷叶2张 ,白米50克 ,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功效:鲜荷叶理脾活血,祛暑解热。
温馨提示: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3.4、将生米仁10克,扁豆10克,绿豆10克,一起煮成粥食用。
功效:生米仁清利湿热;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绿豆清热解毒。此粥具有健脾、祛湿、清热的功效。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全素,不动荤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