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按医嘱吃药,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2.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3.1、要隔离护理
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
3.2、宝宝用具要消毒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3.3、注意口腔护理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3.4、宝宝皮肤需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1、不能吃难消化的食物
手足口病小儿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粗糙、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 正确护理√:手足口病小儿急性期家长需准备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流质食物,避免食物对手足口病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刺激及损伤,促使营养较好的吸收,家长也可以给小儿准备一根吸管,缓解小儿对进食时口腔疼痛的抗拒情绪。
2、不吃刺激性食物
小儿生病时精神状态及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加重小儿胃肠道的负担,造成小儿口腔及胃肠道的不适。
3、不能吃冷的食物
冷的食物,比如未加热的鲜牛奶,会因蛋白过敏而导致铁的丢失,造成患儿营养失衡,而冷凉的食物同时也会刺激手足口病患儿的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
4、不能吃海鲜
海产品容易引起过敏,小孩手足口病出现口腔疱疹,担心摄入海鲜类食物会引起食物过敏,或细菌感染,导致腹泻,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