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区别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区别1:病原体不同
两者均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而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16型病毒和71型肠道病毒。
区别2:疱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只有口腔内有疱疹,如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而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都可出现疱疹,且手足口病部分患儿口腔没有疱疹,仅手足出现皮疹。
区别3:严重程度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极少出现重症患儿,而手足口病部分患儿会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重症,严重时个别患儿甚至会死亡。
2、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
大多为柯萨奇病毒所引起,A组2、4、6、9、16、22型皆可引起此病,B组1~5型也可致病,但较少见。此外,埃可病毒3、6、9、16、17、25型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本病。
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到感染,但以1~7岁多发。因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自洁”功能差,故易发病。
3、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1、疾病高峰期少去人多嘈杂的公众场所。一旦得病了一定要隔离,隔离到症状消失后一周。
2、注意个人卫生。孩子和家长都要勤洗手,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必要的消毒;保持家中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粉尘。
3、夏季要多喝白开水,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上注意清淡些,少吃易上火的零食。
4、平时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5、一旦发现患病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哦。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偏方:天花粉,白芍,天冬,元参,熟地,沙参等。首先需要把以上中药清洗干净,之后在把以上介绍的中药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煮,煎煮至锅中剩余水泥为200毫升坐在时就可以了。然后让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坚持服用以上中药汤剂,就可以起到养阴止咳的作用,所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偏方:柴胡,射干,黄芩,山豆根,元参,重楼,山慈菇,芦根,紫草,竹茹,青蒿等。以上偏方需要欧诺个煎煮内服的方式让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坚持服用一个疗程,通过此偏方的治疗,不但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也能让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得到缓解,因此可见,此坚持用此偏方治疗一定能让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