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血水理论”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北京观复堂中医诊所 / 赵海亮
周围血管疾病是除心、脑血管之外的其他血管疾病,包括的范围很广,比如常见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症、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雷诺氏病、红斑性肢痛、淋巴水肿,等等。这些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并且有较高的致残率,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各种血栓性疾病最为常见,血行瘀滞为其核心病机,因此中医治疗一般围绕活血化瘀的总体思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从湿热、寒凝、肾虚、气虚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治疗。相对于现代医学普遍采用的手术疗法,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中医特色
利用血水关系坚持血水同治
四肢疼痛、肿胀是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体现的就是“血瘀”和“水肿”两大核心病机。《金匮要略方论》明确提出“血不利则为水”,确立了血水同源的生理关系和血水互为因果的病理关系,血瘀可以引起水肿,水邪日久也可以加重血瘀。治疗这类血管疾病引起的水肿,中医强调必须血水同治,根据血瘀和水肿的主次来调整用药的比重。否则,如果单纯活血化瘀就会使得疗效大打折扣。因此,利用血水关系、坚持血水同治,成为了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一个突出特色。
下肢疼痛、肿胀
对于下肢深静脉栓塞、静脉曲张等引起的下肢疼痛、肿胀,一般采用活血利水法。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都是活血利水兼施的代表方剂。
笔者治疗的一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两腿肿胀、疼痛,此因血水共同瘀滞下肢所致。考虑到其便秘、脉沉弦、肢冷等腑气不畅、气血瘀阻的整体病机,采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之。其中大柴胡汤宣畅三焦和肠道的整体气机,桂枝、桃仁、牡丹皮、赤芍等温通血行、活血化瘀,茯苓利水消肿,调畅气机与活血利水兼施。患者服后不但大便通畅,两腿肿胀和疼痛感都大幅减轻,继服一个多月后症状基本消除。
另外一例下肢静脉曲张伴膝关节肿大疼痛的患者,因为静脉曲张血行不利造成水邪瘀滞关节。根据患者舌有瘀斑、心烦难寐等气滞血瘀的表现,采用血府逐瘀汤重加泽兰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血府逐瘀汤行气化瘀,重用泽兰可以兼具化瘀和利水的功效,尤为点睛。
阳虚寒湿
对于久病患者出现阳虚寒湿表现的,要采取温阳利水法与活血化瘀同施,代表方剂为真武汤。
笔者曾治疗一例重度的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屈曲成大团的病例。患者两腿上鼓起一个一个鸡蛋大的肿包,两腿肿胀粗大,肤色苍黄暗滞,脉沉微,舌淡白、灰白,厚苔,两脚凉。辨证为阳虚湿盛的总体病机基础上出现血瘀和水肿,采用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的方法,以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加薏苡仁治之,其中附子、桂枝温阳,茯苓、白术利水,芍药、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生姜行气散滞,服药两周后患者的两腿肿胀显著消退。
湿热为患
还有一些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湿热表现,则需要采取清热利湿法与活血化瘀相配合。
笔者治疗的一例血管炎患者,小腿大片紫癜样斑丘疹,肤色紫暗,下肢略肿胀,舌暗红,舌苔黄厚腻,脉沉滑,辨证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因此以四妙散清热利湿,配合桃仁、红花、丹参、当归活血化瘀,独活、白芷利湿宣气,取得了良好效果。
气虚严重
对于气虚突出的患者,比如疲乏少力、面黄舌淡、肢体酸困、胃纳不佳者,必须益气利水与活血化瘀同施。益气利水的代表方如防己黄芪汤,配伍一些活血化瘀药物,才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肾气不足
周围血管疾病中病程较久、患者年龄较大的,也可能会存在肾气不足的情况,出现腰酸腿软、小便频数、皮肤黧黑、尺脉空虚或微细等表现,则需要补肾利水与活血化瘀兼施。
笔者曾治疗一位慢性肝病并发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根据其两脉空虚、面色黧黑等表现辨证为肾气大亏,用肾气丸加桃仁、牛膝,即补肾、利水与化瘀同施,患者服后两腿肿胀消退。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颇具特色,虽然可从不同的病机进行辨证论治,但都需要利用中医理论中的血水关系,围绕利水与活血兼施的总体思路进行具体治疗,才能取得更加突出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