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用艾灸来保健身体,增强免疫力。其实,艾灸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的功效应用也不尽相同,如温和灸可温经通脉,祛湿散寒;隔姜灸则能散寒解表,温中发汗。此外,艾灸的效果还与艾炷用法、用量息息相关。下面请大家一起学习了解!
尽管灸法不同,灸材各异,但灸法发挥功效依赖于3个关键环节:灸的材质、灸的作用方式、灸的作用量(时间的长短及刺激的强弱)。生物有机体对不同的刺激产生的应答除了取决于当时机体的状态,更取决于刺激物的“质”“量”及“作用量”。
艾灸常用的材料为艾,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生长,在夏季花未开时采摘,以叶下面灰白色、绒毛多者为佳。采收新鲜的艾叶,经日光曝晒、反复晒杵(或石碾研磨),除去杂质,筛选干净,令软细如绵,成为艾绒,方可使用。
艾绒的质量对施灸效果影响很大,色淡灰黄、干燥易燃者为佳。劣质艾绒表面粗糙、生硬不易成团,燃烧时火力暴躁,患者感觉烧灼感强烈,其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常有爆裂的弊端,燃烧时散落的艾绒也易灼烧皮肤。而质量好的艾绒不仅外观看起来细腻,无杂质,触感柔软干燥,易燃易灭,且燃烧时火力温柔,不易烫伤。
此外,艾绒的新陈对施灸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艾绒以陈久者为上品,《本草纲目》里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新艾含挥发油多,燃之不易熄灭,令人灼痛,且燃烧后烟大,艾灰易脱落、易烧伤皮肤;陈艾则易燃易灭,火力温柔,可以减少灼痛之苦,且燃烧后烟小,艾灰不易脱落。因此,施灸时选用3年以上陈艾最好。
上文已介绍到不同的灸法具有不同的功效,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艾灸方式。此外,艾灸补泻手法对疗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提到了艾灸的补泻,《灵枢·背腧》中指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中也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也。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以上讲述的是在艾炷灸过程中,点燃艾炷后,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或燃尽取走艾灰后用手指按压局部片刻,使其真气聚而不散,此法艾灸时间长,壮数较多,火力缓慢温和,为补法,适用于虚寒之证;点燃艾炷后,疾吹其火,令艾炷加速燃尽,当患者感到局部灼痛时立即拿走艾条,灸后不按其穴,起到祛散邪气的作用,此法艾灸时间短,壮数较少,火力迅猛,为泻法,适用于实热之证。
如《古今医统大全》中“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备急千金要方》中“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疖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腧穴的功能主治酌情运用。
有关艾灸发挥功效的关键,除了优质的艾条和艾灸的方式外,“作用量”尤为重要。古代的直接灸有数壮、百壮甚至千壮之说,需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全面考虑,各适其宜。此外,古代也有“灸之生熟”来规定艾灸的作用量,“生”即少灸,“熟”即多灸,《外台秘要》中就有“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少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的记载,强调艾灸要根据年龄及身体情况而异。
《扁鹊心书》中记载:“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古人认为灸法需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产生疗效,而灸疮则是判断灸量和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采用艾灸方法治疗癥瘕积聚等疾病时往往会灸上百或千壮,对于灸疮的首次刺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外,在灸疮形成后还需反复强加刺激防止效果的减退,因此目前所通行的治疗肿瘤的艾灸刺激量还远远尚未达到疗效产生的作用量,仅收获灸疗的部分效果。
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治疗“石痈”时应“比灸其上百壮”“当上灸之百壮,石子当碎出,如不出,益壮乃佳”,指出治疗石痈时施灸的剂量要灸至“石子碎出”,若不出可增加壮数;
唐·王焘在《外台秘要》痈疽方中也记载了这种方法:“又发痈至坚而有根者,名为石痈上灸之百壮,石子当碎出也,如不出,益壮乃佳。”
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也记载:“凡发肿至坚有根者,名曰石痈。治法当上灸之百壮。石子当碎出。如不出。益壮乃佳。”“乡里有善治发背痈疽者。皆于疮上灸之。多至三二百壮。无有不愈。但艾炷小作之。炷小则人不畏灸。灸多则作效矣。”
《针灸逢源》中也指出,对于痞块的治疗应逐渐增加壮数,多灸为妙,“第灸痞之法,非一次便能必效,须择其要处至三,连次陆续灸之,无有不愈者”“灸法有二报三报,以至连年不绝者,前后相催,其效尤速,或自三壮五壮,以至百壮千壮者”,因此对于顽固性疾病或肿瘤疾病,需加大艾灸的作用量,延长艾灸时间,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艾灸的作用量不仅要根据病情及病种而定,对于艾灸部位也需适时调整,《医学入门》中有记载:“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