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动怒在情志变化中是重要的致病之源,所以在中医学中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中医认为“大怒伤肝”“怒则气上”,生气动怒不但会伤害感情、僵化关系、影响团结、激化矛盾,危害家庭与人际关系,还易引发脏腑功能失调,使气机升降紊乱,气血运行失于流畅,新陈代谢出现障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认为,人在生气时会分泌大量内毒素。因此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现代研究表明,爱生气者最易引发下述十大危害。
1 伤肝
中医认为“大怒伤肝”。肝主疏泄条达,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也就是说肝气既不能抑郁,也不可亢盛,应保持一种活泼灵动的生机,这样才能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心情舒畅,生理功能和谐。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就可能引发情志抑郁或亢奋,导致“暴怒伤肝”,引发肝区疼痛等症状。
现代研究表明,生气时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血液和肝细胞内毒素增加。所以,生气动怒对患有乙肝、肝硬化等慢性肝病之人危害最大。
2 伤肺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肺主肃降,升降相因,则气机条畅。若生气动怒,肝气生发太过,则肝火亢逆上行,影响及肺,木火刑金,则肺失清肃,从而形成肝火犯肺的病变。特别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若生气动怒,最易使病情加重与复发,甚至引发咯血、胸痛等病变。现代研究证明,当情绪冲动时,每分钟流经心脏的血液猛增,对氧的需求增加,因而也使肺的工作量骤增,使呼吸急促,肺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放松,从而使病情加重。
3 伤胃
大家都知道,人在生气时会吃不下饭。这是因为肝主疏泄,肝的功能协调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若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肝气犯胃,则胃失和降,从而形成肝胃不和的病变,出现胁痛、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呃逆嗳气、吞酸嘈杂等症状。
现代研究也认为,生气时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严重时会诱发胃溃疡。
4 影响睡眠
生气时情绪激动,心中烦躁,很难静下心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很难入睡,引发失眠。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不能及时解除疲劳,天长日久,则势必危害身心健康。
5 诱发心血管疾病
人在生气动怒时,会明显使心跳加快,心脏的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大量血液冲向大脑和头部,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心脏为了给身体供应足够的氧就只好加倍工作,使心跳更快而不规律,这样更加危险。
6 损伤免疫系统
爱生气、气量狭小的人,常常会郁郁寡欢,影响气血流通,使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现代研究表明,人在生气时,机体会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是一种压力蛋白,如果在机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挠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易生疾病。
7 诱发甲亢
甲状腺是机体内参与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生气会令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致工作紊乱,导致甲状腺亢奋而分泌激素过多,久而久之会诱发甲亢。当你感到心情急躁或热血沸腾时,往往是甲状腺过于亢奋造成的。
8 皮肤易生色斑
生气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使气血失于通畅,导致皮肤所供血液中内毒素增加,刺激毛囊诱发炎症,色素容易沉着而生色斑。
美国曾对5 000名脸上长色斑的女性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当这些人处于情绪低落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不尽人意。而当她们人际关系改善、心情愉悦时,色斑甚至可能不治而愈。由此可见,人的情绪好坏对健康的影响非常之大。
9 加速脑细胞衰老
生气会使大脑的血液供应出现异常,甚至充满毒素,使氧气减少,不但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使思维出现紊乱,还会加速大脑细胞的衰老。生气动怒还会使气血逆上,肝火上冲,血压升高,血液大量涌向大脑,使脑血管压力增大,严重时会造成血管破裂诱发脑溢血。
10 引发猝死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斯研究认为,嫉妒心强容易生气动怒者,平时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容易产生焦躁不安、产生敌对好斗心理和挑衅行为,使血压大幅度上升,心脑血管受到损害,不但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疾病,甚至会导致猝死。所以说,在古代出现“气死金兀术”“气死周瑜”的事件也就不足为怪了。
生气动怒还会对精神神经系统造成危害,严重时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也会严重危害泌尿系统的健康,影响肾脏的正常泌尿功能;此外,生气还易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引发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
因此,如果你想拥有健康,就应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乐观向上的的生活态度。人生之路十分漫长,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也免不了要生气,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怎样对待生气。有涵养的人不是不生气,而是会自我排遣、迅速消气。如果不消气,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则势必对健康造成损害。
德国著名学者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要有宽阔的胸怀,凡事要向前看,要小事糊涂、大事明白,知足常乐,不要事事斤斤计较。一个人肚量要大些,“退后一步天地宽”“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忍则忍,能让则让。要“戒怒”“慎思”,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生气。
如果你不能完全做到不生气,就一定要学会消气,可采用躲避法(及时离开生气现场)、宣泄法(与他人聊天谈心,甚至大喊几声,以宣泄心中的不快)、转移法(如听音乐、到室外散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升华法(如吹拉弹唱,看一段欢快愉悦的电视节目),或听人相劝、找个台阶下等方式、方法,及时解除心中郁结,以保证精神愉悦、心理平衡,避免与防止因生气动怒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