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蒿,别名蜈蚣草,性味辛 苦 微温,归心肝肺,功效是活血,祛风止痛,解毒,适应症有跌打损伤,痈肿,炎症,用量为1.5-4,孕妇忌服。
八角枫根,别名白龙须,性味辛 温,归经心肝,功效为通络,散瘀止痛,适应症为风湿疼痛,心力衰竭,用量3-6,孕妇和小儿不宜服用。
石上柏,别名大叶菜,性味涩温,归经肝肺,功效为祛风散寒,止咳消炎,适应症为肝炎,风湿痛,鼻咽癌,风寒咳嗽,牙肉肿痛,用量15-30。
川乌,别名川乌头,性味辛热,大毒,归经心脾,功效温经散寒,消肿止痛,适应症半身不遂,骨质增生,心腹冷痛,风湿痹痛,阴茎癌,用量1.5-5,孕妇忌服。
海风藤功能与主治:祛风温,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络石藤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痈肿。
老鹤草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等症。
五加皮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弱乏力,水肿,脚气。
1、薜荔凉粉:取薜荔果实削皮,切开,晾干,取果实装于干净布袋内,浸入清水或凉开水中,反复捏揉袋中薜荔果籽,直至将其胶质全部挤出,而后取出布袋,静止半小时,即凝成晶莹剔透的天然凉粉。可清热除烦,适用于暑热烦渴,口干口苦,小便短黄等。
2、薜荔粥:薜荔实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薜荔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或将鲜薜荔切细,放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解毒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痈疮疼痛等。
3、薜荔叶粥:薜荔叶30克,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各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药渣可取出捣烂,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2换。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乳痈肿痛,疔疮疖肿等。
1、生姜:生姜性温,味辛。姜有促进血液循环、健脾和胃、杀菌解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胆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脑血管梗塞。
2、西红柿:西红柿含有多种活血化瘀的成分。果胶可降低胆固醇;黄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围的黄色胶状物质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
3、鱼:无论是深海鱼、浅海鱼,还是淡水鱼,都含有对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吃鱼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功效。
4、黑木耳: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