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应与口腔、咽、鼻出血以及呕血相鉴别。
咯血伴有发热,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癌等。
咯血伴胸痛,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栓塞、肺结核、支气管癌等。
咯血伴呛咳,可见于支气管癌、支原体肺炎等。
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咯血伴黄疸,多见于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梗塞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取头低脚高45°的俯卧位,面部偏向一边,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或直接刺激咽部以咳出血块,有条件时吸痰管机械吸引。
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以解除呼吸道阻塞。
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咯血时要注意防止阻塞性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休克等并发症。
立即加压给氧,给予高流量吸氧;对伴呼吸功能衰竭者,在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应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回苏灵等,如尼可刹米0.75~1.25 g ,静脉注射或洛贝林3~9mg,静脉注射。
有急性心衰时可给予西地兰等强心剂。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咯血患者最危险的是发生失血性休克。当患者有脸色青紫、出冷汗、脉搏微弱时要特别注意。
2、在进行急救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因为稳定情绪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是不要让病人看到吐出的血,这样才能确保急救取得理想的效果。
1、静卧休息,大量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取患侧卧位。
2、按医嘱使用止血和镇静、镇咳药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遵医嘱输血,速度不宜过快。
3、大咯血时暂禁食,小量咯血进温凉流质饮食。
4、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与恐惧。
5、注意观察和记录咯血量,定期监测生命征及尿量;密切观察病人的表情、神志及有无窒息先兆。
6、准备好窒息的抢救物品,发现咯血病人窒息时,立即置病人头低脚高俯卧位,头侧向一边,轻拍背部,并迅速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块;无效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预防感冒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3、 “管理空气”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4、锻炼身体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5、备急救药家里要备小药箱,尤其要备足止咳药物,如治疗干咳为主的喷托维林(咳必清)片和糖浆;以镇咳为主的可愈糖浆;以镇咳化痰为主的棕胺合剂等。家庭必备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镇静的药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时更换小药箱里的过期药物。
6、戒烟、限酒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7、情志调畅中医认为,情志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喜伤心”、“忧伤肺”。像《红楼梦》中患有肺结核的林黛玉平时忧虑过度,对花落泪,悲天悯人,最后因咯血而死。所以,预防咯血还要注意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