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船舶在海上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难。海难可给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造成海难的事故种类很多,大致有船舶搁浅、触礁、碰撞、火灾、爆炸、船舶失踪,以及船舶主机和设备损坏而无法自修以致船舶失控等。此外有同名电影与绘画作品。
1、 轮船起火时
如果火势蔓延,封住走道,来不及逃生者可关闭房门,不让浓烟、火焰侵入。
当客船前部某一楼层着火,还未燃烧到船舱时,船员应采取紧急靠岸或自行搁浅措施,让船体处以相对稳定状态。被火围困人员应迅速往主甲板、露天甲板疏散,然后,借助救生器材向水中和来救援的船只上及岸上逃生。
当客船上某一客舱着火时,舱内人员在逃出后应随手将舱门关上,以防火势蔓延,并提醒相邻客舱内的旅客赶快疏散。若火势已窜出房间封住内走道时,相邻房间的旅客应关闭靠内走廊房间,从通向左右船舱的舱门逃生。
当船上大火将直通露天的梯道封锁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以疏散到顶层,然后向下释放绳缆,沿绳缆向下逃生。
总而言之,乘客应听从指挥向上风方向有序撤离。撤离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弯腰、快跑,迅速远离火区。情况紧急时,也可跳入水中。
2、 两船相撞时
当两船即将相撞时,人们应迅速离开碰撞处,避免被挤压受伤。同时就近迅速拉住固定物,防止摔伤。情况紧急时,应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弃船逃生。
3、 需要弃船时
乘客听到沉船警报信号时(一分钟连续鸣笛七短声,一长声),立即穿好救生衣,按各船舱中的紧急疏散图示方向离船。
乘客可利用内梯道、外梯道和舷梯逃生,在机舱的人员可利用尾舱通往上甲板的出入孔涛声。船上工作人员会要船上乘客向客船前部、尾部和露天板疏散,必要时可利用救生绳、救生梯向水中或来救援的船只上逃生,也可穿上救生衣跳进水中逃生。
听从指挥依次序登救生艇(筏)离船。此时应只带贵重物品,不要带食品和行李。
弃船后,应尽快远离出事船只,因为下沉的船舶会造成漩涡,把人卷入。
发生海难事故后,难船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尽力自行抢救;情况严重确认抢救无效,且有危及人命安全或船舶有沉没危险时,应发出遇险信号求救,并迅速放下救生艇,弃船待救。在海难救助上,首先是营救遇险人员。《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规定各沿海国应设有救援中心。中国已成立了海上搜寻救助中心。对于难船和船上货物,需先按救助契约达成协议,然后依据救助要求进行施救。
冰水浸泡低温症的预防,主要办法是合理使用救生设备,在水中减少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等,千方百计地防止或减少体热散失。救生装备主要为飘浮工具,如救生背心和救生船及抗浸服,以避免身体与冷水直接接触。
1、 穿用抗浸服
各国空军都有自己的抗浸服,有很好的防水、保暖的作用。对于一般海上遇险者来说,如在下水前穿上较厚的衣服,就能延长冷水浸泡的生存时间,最好能套上防水服。若水温低于10℃必须戴上手套和穿上鞋子,使体热散失量减到最小。
2、 保持安静
落入冷水者应利用救生背心或抓住沉船飘浮物,尽可能安静地飘浮。这样在进入冷水时的不适感很快就会减轻。在没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飘浮物,或者必须马上离开即将沉没的船只,以及离海岸或打捞船的距离较近时,才可以考虑游泳。否则,即使游泳技术相当熟练,在冻冷的水中也只能泳很短的距离。在10℃水中,体力好的人,可以游1—2千米;一般人游100米都很困难。
3、 保护头部与采取一定的姿势减慢体热散失
入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里,不可将飞行帽或头盔去掉。头部和手的防护是相当重要的。为了减少水接触的体表面积,特别是保持几个高度散热的部位,即腑窝、腹股沟和胸部,在水中应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腿向腹屈曲的姿势。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以保存体热。
船舶海上失事,全体船员应奋力抢救,包括灭火、防爆、堵漏、排水等。如船一侧有严重破损,人员应从另一侧离船,以免被破损吸入。
船舶倾覆沉没前,人员应尽可能从迎风侧或船身高的一侧下水。
船舶周围全是浮油并燃火,落入水中后尽可能潜游至远处,不得已浮出水面时,要用手保护五官,背风向,用上肢在水面上扑打,使溅起的水将油火推开,深吸气后再潜入水中,如此反复,直至远离火区。
海难发生后,除少数人能进行自救外,大部分伤员需要他人帮助包扎、止血、固定和急救,同时要做好护理和后送的准备。
(1)对落水人员救援的原则
先发现先救,后发现后救;先救单人,后救集体;先救无救生器材者,后救有救生器材者;先近后远、主次兼顾;先救伤病员,再救无伤者,最后打捞死亡者。
(2)低体温的处理
人在海水中体温散失很快,随着时间的延长,体温不断降低,当降至30℃以下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降至26℃以下可导致死亡。落水者被救上船后,应立即安置在温度不低于22-25℃舱内。快速“水浴复温”:
①脱去病人衣服,浸在35-45℃的水中。可用温度计测定水温,维持恒定温度。
②无浸泡复温条件时,可在较高室温的仓室,以躯干为主,裸体冲洗加温。还可以在较高室温下,病人全身裹以毛巾,每隔几分钟向全身倾倒40℃左右的热水进行热敷。
③水浴复温注意事项
⑧遇难者被救捞上船后,有时虽然神志清楚,但体温可能继续下降,应迅速测定体温,如有下降,立即采取复温措施。
⑥快速复温时应连续测定肛温,以利及时掌握体温恢复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⑥禁止用电炉烤及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等错误的方法加温。
③快速复温后,病人多在30min内体温接近或恢复正常,待体温恢复10min且意识清醒后,即可停止浸泡,擦干体表,盖以被褥,卧床休息。
@复温后可少量、多次给予热饮料(温度在40-50℃),宜高糖、高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要丰富。
①救治过程中措施要快、方法要准确。
(2)肢体僵硬、痉挛的处理
①局部升温处理,即在升高室温的情况下,应对关节及肢体行温热敷,并盖以烘热的被褥和给予少量热饮料(40-50℃)。
②病情好转后可给予少量酒或施以针灸和局部按摩以促使痉挛缓解。注意观察体温,10-15min测一次。如发现温度不断下降,应快速复温和对症处理。
(3)脱水的处理
人员落水后因缺少饮水而发生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血液浓缩,有唇干、口渴、不安等脱水症状。可给以温茶水和静脉输入等渗葡萄糖液等治疗。
(4)伤口和疾病的处理
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的伤口,出水后应先用消毒干敷料包扎,并在全身情况好转后,尽早进行清创术。
落水后,由于寒冷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容易加重和诱发疾病,故出水后应详细询问和检查,并给予必要处理。对伤员抢救中要坚持快抢、快救和快运的原则。
(5)其他对症救治措施
①危重伤员应及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理,包括血管结扎、气管切开、导尿或膀胱穿刺。
②开放性气胸要进行包扎、封闭;对张力性气胸做穿刺排气等。
③积极防治休克,如纠正低体温、止痛、止血、输血输液等。
④正确包扎、固定,必要时更换敷料。
⑤条件许可时,做清创术。
⑥有严重循环障碍的肢体挤压伤,做筋膜切开减压。
⑦应用抗生素,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抗毒血清。
暂无此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