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是指建筑物、山体、路面、矿井在自然力非人为的情况下,出现塌陷下坠的自然现象。多数因地层结构不良,雨水冲刷或修筑上的缺陷,道路,堤坝等旁边的陡坡或坑道,隧道的顶部突然坍塌。
遇到塌方怎么办
1、遇到陡崖往下掉土块、石块,或看到大石头摇摇欲坠、感觉地面震动时,应立即向崩塌体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千万不要从它下面通过。
2、行车中遭遇崩塌时不要惊慌,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人绕道、车绕行。
3、因崩塌造成车流堵塞时,应听从交警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4、滑坡、塌方过后不要立即进入危险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危险,危险解除后再进入。
塌方伤的急救原则
1、迅速挖掘,争分夺秒救出被压埋者。尽早将伤员的头部露出来,即刻清除其口腔、鼻腔内的泥土、沙石,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凡塌方压埋者,应迅速从土石瓦砾下将伤员救出来。一旦救出,虽然当时检查伤员,表面上看为“轻伤”,也应当作重伤救治,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3、救伤员后,先迅速检查心跳和呼吸,如果心跳已停止,立即先连续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的标准的心肺复苏。
4、根据伤情进行初步急救,给予止血、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肢体出血禁止使用止血带止血,因为上止血带时间长可引起塌方伤的挤压综合征。脊椎骨折、损伤固定和搬运原则,应使脊椎保持平行,不要弯曲扭动,以防止损伤脊髓神经。
5、塌方伤员可口服碱性饮料,以碱化尿液,保护肾脏。
碱性饮料的配制:1000~2000毫升开水中加入8克小苏打,适当的白糖或葡萄糖,适量的食盐。
6、在搬运伤员中始终防止肢体活动,不论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并将肢体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
7、切忌对压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8、发生塌方意外事故后,必须打“120”急救电话报警。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急救措施,稳定病情后,将病人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救治。
塌方伤急救要点
争分夺秒救出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道通畅。
救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伤口止血切忌使用止血带。
切忌对压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打“120”急救电话呼救。
1、救出伤员后,被挤压的伤肢应避免活动,对能行走的伤员要限制活动,伤肢不应抬高,也不应热敷或按摩。
2、根据情况,如伤肢需要固定者不要用石膏管型或夹 板捆扎,一般稍加固定限制活动即可。肢体严禁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3、伤员口渴者可给予碱性饮料,以防止酸中毒,防止肌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不能口服者,一般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液。根据检查也可输入碳酸氢钠溶液。
4、对伤肢的进一步处理应由医生定夺。
5、呼吸停止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病人鼻翼下端捏闭鼻孔,抢救者首先缓慢地向伤者吹气两口,以扩展其萎缩的肺脏。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
6、心跳停止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或站)在病人左侧,先向病人口对口吹几口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得到氧气。用手握拳猛击病人心前区1~2下,拳击可产生微量电流,使心脏恢复跳动 。按压次数: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7、搬运伤员要稳,避免颠簸和扭曲。有条件时及早输血、输液。
在一些平地上,突然塌了一大块的土地,这种情况就是地面塌陷。在这样的情况发生之前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井、泉水位骤然升或降水色突然浑浊、翻砂或冒气。而且我们还会看到地表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的扩展,局部产生上鼓或下沉现象,或是地面上出现建筑物不明变形、开裂。
水位的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冒气。这些现象反映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突然发生急剧改变,从而为塌陷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这些变化的产生或者与附近地表水体(河、湖、水库)突然间发生集中渗漏有关,或者地下水通道因土洞扩展坍塌造成的堵塞或冲决有关。无论如何它们都将促进土洞的快速发展,预示着存在塌陷的险情。地面变形如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它们一般是土洞扩展到一定规模后其顶板已接近极限平衡状态的现象,这时地面已处于临近塌陷的危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