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雅尔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
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 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举行,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传说始于汉代。王昭君出塞时,草原人民就曾以这种盛大的活动迎接过她。据史籍记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每年举行首领们的大聚会时,总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活动。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畏兀儿蒙文。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主席台前方要竖立三枚旗杆,其中有一面三角白底蓝边旗,上面写着“四子王部落楚古拉甘”旗帜,“楚古拉甘”蒙语意为集合或队列之意。三角旗白底、蓝边、蓝字。白色象征纯洁,蓝色象征宽广永恒,每当草原上举行集会、过节、假日等,都要插上这面旗帜,一直延续至今。
全副武装的九个蒙古武士骑着九匹白马,手举九个苏鲁锭,走在那达慕大会队列的最前面,苏鲁锭是蒙古族信奉长生天的“活化”和象征,哈乐(黑)苏鲁锭代表着强大的势力和权威,察干(白)苏鲁锭代表和平的象征,那达慕苏鲁锭队列习俗一般由9—13个组成,十三和九是吉祥的数字。
苏鲁锭祭台中央摆有大桌子,在蒙古人的习惯上,每当大型集会和开那达慕时,苏鲁锭祭祀和火的祭祀同时并列举行,祭祀用品有全羊、奶食、酒、炸棒棒等等,祭祀由民间有威望的老者主持,开始烧香火、烧柏树等香味植物以表示驱邪为洁。接着给苏鲁锭和火神供祀祭品,而后由老者带领唱《苏鲁锭桑》或《圣主桑》,最后在“达拉拉嘎”(叫好运)桶放入箭、奶食、羊胸等物品绕苏鲁锭台三周叫好运,祝贺美满幸福、成功。
那达慕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着重要价值。
因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