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由嫩绿色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常生于山坡林下及河边湿地、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神仙果、长寿果、光果木髓、拉汗果、假苦瓜
卵形、椭圆形或球形,长4.5~8.5厘米,直径3.5~6厘米。表面褐色、黄褐色或绿褐色,有深色斑块及黄色柔毛,有的有6~11条纵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痕。体轻,质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内果皮)海绵状,浅棕色。种子扁圆形,多数,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浅红色至棕红色,两面中间微凹陷,四周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有槽。气微,味甜。
味甘,性凉。归肺、脾经。
中药罗汉果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成熟果实。
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广西部分地区有大量栽培。
含罗汉果甙,较蔗糖甜300倍;另含果糖、氨基酸、黄酮等。
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罗汉果健身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毒性较小。
罗汉果性凉,故因风寒所致的咳嗽声哑者忌食。
糖尿病患者也不可以食用太多。
罗汉果商品有长果、圆果二种:
圆果:商品呈圆球形,直径4~7cm。表面黄棕色、棕褐色或青黄色。平滑而微其光泽,一端中央有一圆点,为花柱基残痕,另一端有细小果柄痕。花柱基及果柄周围常残留有明显的棕红色细毛茸。体轻,果皮硬薄,易破碎,破开后,果皮内表面淡黄色,有毛绒样细微絮粒附着,果瓤集结成团球状,疏松似海绵,包被着众多类扁三角形层叠集结的种F.气微甜香。味极甜。
长果:呈卵圆形至长卵形,中部直径4~6.5cm,两端顺圆,表面多为浅棕青色或黄青色,果皮较圆果更薄,其余同于圆果。
另外,除长果和圆果外,偶有一种名为“冬瓜果”,其果形较长,两端略呈平截,表面有6~11条不明显的深色纵棱线。
如果困采收加工不当等原因、造成罗汉果商品摇之内瓤有响声(果皮与果瓤分离),则称为“响果”,是为次品。
1、治喉痛失音:罗汉果1个,切片,水煎,待冷后,频频饮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治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罗汉果半个,陈皮6克,瘦猪肉100克。先将陈皮浸,刮去白,然后与罗汉果、瘦肉共煮汤,熟后去罗汉果、陈皮,饮汤食肉。(《新中医》1982,(11):45)。
3、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便秘:罗汉果15~30克,开水泡,当茶饮。(《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或开水泡。
选购方法:以形圆、个大、坚实、摇之不响、色黄褐、气味微甜者为佳。
保存方法:应放置于干燥的地方,并防霉、防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