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为经穴名。别名天五会、五会。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人迎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此穴在人迎脉部位,故名人迎。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瘰疬,饮食难下,胸满气喘,胸满气逆,呼吸喘鸣,瘿气,喘息,食不下,支气管哮喘,扁桃体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咯血,眩晕,胸闷气喘等。
天五会穴,五会穴。
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咽喉肿痛、气管炎、支气管炎、气喘、瘿气、胸满气逆、食欲不振、高血压。
人迎。人:民众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经气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体部位传输。本穴物质为地仓穴分流传来的地部经水,其传输部位是头部以下的胸腹手足。与大迎穴传送上头的气血相比,头部为君,其所受气血为大、为遵,胸腹手足部则为民,气血物质的配送方式不同,以此得名。
天五会穴、五会穴。天,指本穴所在部位在天。五会,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胃所受的五谷杂粮精微物质所化,穴内气血包含人体五脏六腑等各个部位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故名。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前颈喉结外侧大约三厘米处)。
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颈总动脉处。
人迎穴位于颈部,横平喉结,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
人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颈动脉三角。皮肤由颈丛的颈横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颈丛的皮神经以外,还有颈前浅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支配的颈阔肌。针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在喉结水平,穿皮肤、皮下组织深进颈动脉三角。该三角内,有颈深筋膜形成的颈动脉鞘,鞘内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二者之间后方的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襻位于颈动脉鞘的表面或鞘内。
【按摩疗法】将食指中指并拢,两指指腹揉按人迎穴100~200次,长期按摩,对咽喉肿痛、气喘、高血压等具有良好的疗效。(经常用拇指指腹轻轻上下按压人迎穴,每次1~3分钟)。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人迎穴2~3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瘿气等。
【刺灸疗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避开颈动脉。
临床常以人迎配曲池、足三里治疗高血压。
人迎配曲池、太冲,治高血压。
人迎配天突、膻中,治喘逆。
人迎配内关、太渊,治心悸。
人迎配天突、合谷、中封、内庭,有涤痰散结的作用,主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人迎配太冲、曲池,有平肝潜阳,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高血压。
人迎有利咽散结,理气降逆的作用。
人迎有疏调气血、清咽利膈、消肿散结等作用。
人迎、寸口、趺阳3大动脉,在中医脉诊中居于重要地位。人迎者,胃脉也。人得天地之气而成,水谷之气而生。《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迎位高可以迎受天气,经穴属胃可以迎受地气。胃为水谷之海,阳明多气多血。五脏六腑既可迎受其气,使“气凝为人”。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针灸甲乙经》:阳逆霍乱,刺人迎。胸满呼吸喝,穷诎窘不得息,刺入人迎,入四分,不幸杀人。
《备急千金要方》:凡霍乱,头痛,胸满呼吸喘鸣,穷窘不得息,人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项气闷肿,食不下。
《针灸聚英》:足阳明、少阳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