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中药材名。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现多用作滋补强壮药。
七叶胆、五叶参、甘茶蔓、小苦药、遍地生根。
茎纤细,灰棕色至暗棕色,表面具纵沟纹,被稀疏茸毛。润湿展开后叶为复叶,小叶膜质,通常5~7枚,少数9枚,被糙毛;侧生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央1枚较大;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粗毛,叶缘有锯齿,齿尖具芒。果实圆球形。味苦,具草腥气。
性寒,味苦。归肺经、脾经、肾经。
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地上部分或全草。
生于山地灌木丛或林中。分布于广东各地及陕西南部、长江以南各地。野生或栽培。
主要含固醇类、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其中有5,24-葫芦二烯醇等成分。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并有类似人参的强壮补益作用。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腹胀腹泻或便秘者不宜多饮。
少数人服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 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中毒症状,应当注意。
中国已经统计到的绞股蓝品种已达16种之多,按口感分为微苦味和苦味两种,医书中有详细名称记载的有绞股蓝、罗公草、五叶参(苦味)、七叶胆(苦味)。
绞股蓝按叶片数目分为:九叶绞股蓝,七叶绞股蓝,五叶绞股蓝,三叶绞股蓝,二叶绞股蓝,其中其中以天未然九叶和七叶绞股蓝为极品,皂甙含量最高,为五叶绞股蓝的5-10倍,三叶及二叶为绞股蓝的次品。
毛果绞股蓝(变种):本变种与绞股蓝(原变种)的区别为果实密被硬毛状短柔毛,产云南南部,生于海拔1400-1650米的丛林中。
1、治慢性支气管炎:绞股蓝晒干研粉。每次3~6克,吞服,每日3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劳伤虚损,遗精:绞股蓝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内服:煎汤,15-30g,研末,3-6g;或泡茶饮。外用:适量,捣烂涂擦。
选购:优质绞股蓝,尤其是野生的,有一股山野自然清新气息,清香绵长,累月积年也依然保持。较差者,其味浅薄或不自然。粗劣者,如闻霉干菜味或者干脆无臭无味。
保存:避光、防潮,置于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