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甜黄精、姜形黄精、白及黄精、兔竹、垂珠。
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厘米。味苦者不可药用。
性平,味甘。归肺经、脾经、肾经。
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的根茎。
生于山坡林下、草地和灌木林中。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含甾体皂苷类成分,如薯蓣皂苷元、毛地黄糖苷、菝葜皂苷元等;黄酮类成分有芹菜黄素等。总糖含量为26.78%~46.40%,总蒽醌含量为0.0726%~0.128%。另含吖丁啶羧酸、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牡荆素木糖苷、异甘草素玻、丁香脂素、14a-羟基西伯利亚蓼苷A、滇黄精苷A等。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
黄精性质滋腻,易助湿邪,腹部胀满、脾虚有湿或体质虚寒腹泻的人忌用。
不宜与梅实共服。
服用黄精期间忌食酸、冷食物。
黄精按性状不同,分为“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大黄精”三类。
鸡头黄精呈不规则的圆锥形,头大尾细,形似鸡头。长3~10cm,直径0.5~1.5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全体有细皱纹及稍隆起呈波状的环节,地上茎痕呈圆盘状,中心常凹陷,根痕多呈点状突起。断面淡棕色,稍带角质,并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筋脉(维管束)。气微,味甜,有粘性,并感到刺喉不适。
姜形黄精呈结节状,分枝粗短,形似生姜,长2~18cm,宽2~4cm,厚1~2.5cm。表面较粗糙。有明显疣状突起的须根痕。茎痕呈凹陷的圆盘状。
大黄精呈肥厚块状或串珠状,长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每一结节有茎基,呈凹陷的圆盘状。
以上为三种黄精的生品性状,熟黄精形状与生黄精相同,唯全体内外呈乌黑色或内色乌黑而有电状筋脉点,气香而醇厚,味纯甜而不刺喉。
1、治足癣、体癣:黄精30克,丁香10克,百部10克。煎水外洗。(《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神经性皮炎:黄精适量,切片,九蒸九晒。早晚嚼服,每次15~30克。(《湖北中草药志》)
3、治病后体虚,面黄肌瘦,疲乏无力:黄精12克,党参、当归、枸杞子各9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4、治神经衰弱,失眠:黄精15克,野蔷薇果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5、治阴血不足,大便秘结:黄精、火麻仁、玄参各15克,当归、肉苁蓉各9克,熟地黄12克。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选购方法:以块大、色黄、断面透明、质润泽、习称“冰糖渣”者为佳。
保存方法:平时应存放于冷藏室中,并防潮、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