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白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外侧支。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斜、头痛等头目疾患。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阳白穴
《针灸甲乙经》: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
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斜、头痛等头目疾患。
阳为阴之对,白指光明,前额为阳,穴在前额眉上方,有明目之功,故名阳白。
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阳白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前额,于眉毛中点至前发际的下1/3与上2/3处取穴。
快速取穴:正坐,眼向前平视,自眉中直上1横指处即是阳白穴。
阳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帽状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额骨)。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双重分布。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
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平刺0.5~0.8寸,局部胀痛;
向下透鱼腰;
向左右透攒竹、丝竹空穴,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部或眼眶。
艾灸方法
艾条灸5~10分钟。
阳白配太阳、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治偏头痛。
阳白配颧髎、颊车、合谷,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阳白配颧髎、地仓、颊车、攒竹、合谷,治面神经麻痹。
阳白配睛明、太阳,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阳白配睛明、攒竹、阳白、鱼腰、太阳,治目赤肿痛。
阳白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的功效。
阳白穴有祛风清热、益气明目的作用。
阳白穴位于前额,近于眼部,具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之功效,可主治头面及眼睑病证。
阳白穴属胆经,为阳维之会,有疏风明目作用。主治目不能视,昏夜无所见。《备急千金要方》有:“目瞳痛痒,远视视弱,昏夜无所见。”针之可使眼目重见光明。
《针灸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挟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瞳子痛痒,远视,昏夜无所见。
《针灸大成》:主瞳子痒痛,目上视,远视,昏夜无见,目痛目眵,背腠寒栗,重衣不得温。
《类经图翼》:头痛,目昏多眵,背寒栗,重衣不得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