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中药名。其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可以清火明目,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作用。其为清肝、护肝“圣药”。专治目珠夜痛、头目眩晕。常见的凉茶夏桑菊源自清代名方,三味药均通肝经,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配方。1980年,星群药业采用独家保密工艺,在全国首创夏桑菊,如今已经家喻户晓,并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枯球、棒头草、白花草、铁线夏枯、铁色草、灯笼草、棒槌草。
棒状,略扁,长1.5~8厘米,直径0.8~1.5厘米,淡棕色或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十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气微,味淡。
性寒,味辛、苦。归肝经、胆经。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生于路边、山坡、田野、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薄层层析鉴定证明,不同生长时期的果穗(红棕色、青色、黑色)均含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夏枯草皂苷A、夏枯草皂苷B、伞形花内酯、油酸等成分,黑色果穗所含熊果酸的量较低,而根和茎叶检不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抗细胞毒作用。
无毒。
脾胃虚弱、慢性肠道疾病患者须慎服。
阳虚怕冷的人慎用。
气虚者禁用。
1、治羊癫风,高血压病:夏枯草(鲜)90克,冬蜜30克。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2、治口眼歪斜:夏枯草9克,胆南星1.5克,防风3克,钩藤3克。水煎,引点水酒卧时服。(《滇南本草》)
3、治肝气胀痛:夏枯草30克。煎水服之。(《吉人集验方》)
4、治瘰疬,不问已溃未溃:夏枯草9克,大黄0.9克,甘草0.6克。水煎,顿服。(《方家方选》夏枯草汤)
5、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6克,米饮下,食前。(《纲目》引自《徐氏家传方》)
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购方法: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
保存方法:应置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防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