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生内膜
浆膜上皮,化生内膜。人体在胚胎发育时期,卵巢表面上皮、腹膜、阴道直肠膈、脐部均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这些组织在性腺激素、炎症、机械因素的刺激下能够转化,形成另一种组织,同样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
2、良性转移
血液、淋巴良性转移。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发病原因。出现在肺部、脑膜、心包、四肢及其他远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将子宫内膜碎屑转移停留在某脏器或组织上而发病。
3、医源性的内膜移植
这是一种人为造成的使子宫内膜移植到某些部位,多见于剖宫产术,早期中期妊娠行刮宫术,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人工流产术等过程中。
4、免疫防御功能缺陷
随经血逆流至腹腔的子宫内膜,如同一种异物,会激活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动员出大量的免疫细胞及体液围歼消除,假如体内免疫功能缺陷,就会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5、遗传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
如病变仅限于卵巢表层,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的,最大的可大于10cm直径,在囊肿中含有褐色糊状液体,故也称卵巢巧克力囊肿。囊肿表面常有出血或破损,以致整个囊肿与邻近器官发生粘连,并固定于阔韧带后叶,或嵌入子宫直肠陷凹内。此外子宫直肠陷凹部腹膜及子宫既骨韧带亦是常发生的部位,病变部位呈紫褐色出血点或小结节。镜下则可见到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组织。
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剥脱、出血的“本性”难改,因此,在移位处仍每月反复出血,越积越多,相互粘连,结为一硬块,形成“子宫内膜瘤”.异位在卵巢的内膜,周期性出血、积聚形成含巧克力样液的肿物,医学上叫“卵巢巧克力囊肿”.这较大的巧克力囊肿被认为来源于卵泡或黄体囊肿的间变。也可能是卵巢表面异位内膜向下生长的结果。
1、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是注意经期保健,严禁在经期过性生活。同时,经期禁止一切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经血逆流。
2、尽量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和刮宫术,防止脱落的子宫内膜种植在破损的手术创面。分娩后,及早做功能锻炼,防止子宫后位。
3、延长哺乳期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已有内异症的患者,妊娠是防止其复发的最好方法。
4、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跟激素有关,所以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