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白化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黑色素减少、对紫外光辅射敏感,易患皮肤癌;眼部白化病可导致畏光、眼视网膜和虹膜色素减低、并引起视网膜中央凹发育不良、眼球震颤、斜视、视神经根发育异常等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双眼视力丧失。各类亚型白化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多数患者的寿命和智力等不受影响,一些重型的白化病可表现出出血倾向、肺纤维化、结肠炎、神经损害症状等。一些白化病患者因免疫缺陷可导致患者易受感染。
白化病的主要危害是对视力的损害,极少部分白化病患者因并发免疫缺陷或肺纤维化,可在幼年或中年死亡,是需要干预的严重遗传病之一。局部白化病病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病变若发生在面部或肢体远端,严重影响外观,许多患者迫切要求治疗。
白化症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导致的,一种黑色素生成过程有缺陷的先天性代谢异常,属于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疾病(酪氨酸酶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症患者所缺少的黑色素,是在色素细胞中制造出来的。而人类的色素细胞主要存在于皮肤、毛囊及眼睛,其功能的正常与否又和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密切的关联,这是因为酪胺酸是形成黑色素的原料,需要酪氨酸酶做为催化连串生化反应步骤的火车头;由于黑色素的生成过程颇为复杂,往往会牵连其他器官系统的病变,例如视神经纤维走向的异常、出血倾向、免疫异常及蜡样脂质堆积(某种罕见的脂肪病变)等现象;不过除了视神经病变之外,其他都相当少见。
白化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眼部的症状与体征。各类亚型的鉴别诊断很关键。酪氨酸酶活性测定有助于其分类诊断。基因诊断是目前鉴别诊断和产前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某些白化病亚型可能因为其致病未阐明,其基因诊断尚难进行。
根据皮肤、毛发、虹膜等组织器官的颜色深浅进行初步诊断。
根据皮肤、毛发等部位色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对白化病的类型进行定性诊断。
根据酪氨酸酶活性的高低对本病的杂合型与纯合型以及其他白化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
现已知道,TYR基因的突变类型有: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因此可根据突变类型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检测手段。
白化病主要是指人体因为基因缺陷导致了缺乏络氨酸酶或者是络氨酸酶的功能减退,导致了黑色素无法正常的合成。白化病患者的全身的皮肤毛发和眼睛都是缺乏黑色素的,所以一般都是呈现白色或者是白里带黄的。但是白化病并不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白化病没有传染源也没有传播途径。
白化病患者的全身的皮肤因为缺乏黑色素,通常都是呈现乳白色,或者是粉红色的毛发,通常都是淡白色或者是淡黄色,因为缺乏黑色素细胞的保护,所以人们对紫外线的光敏感度是比较高的,在日晒之后通常都会出现一些晒斑或者是各种光敏性的皮炎症状,但是皮肤晒后也不会变黑。通常都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的症状。还有可能会发生基底细胞癌或者是鳞细胞癌,人体的眼睛因为缺乏黑色素,所以虹膜通常都是淡蓝色或者是粉红色的,患者通常还会出现怕光流泪眼球震颤散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