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白血病早期的血像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
半数以上患者有出血,程度轻重不一,部位可遍及全身,表现为淤点、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等,出血主要是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菌毒素等均可损伤血管而引起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
2、儿童白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儿童白血病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的预防,其具体预防措施如下所述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防护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做好优生工作,防止某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范可尼贫血等加强体育锻炼。
3、儿童白血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儿童白血病检查主要包括内容血象、骨髓象、免疫组化染色、骨髓细胞免疫学分型、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IgH和TCR基因重排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血化验检查结果的异常改变,大多数患儿有白细胞增多,几万至几十万,骨髓白细胞呈显着增生。少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可以降低。未成熟细胞在分类中的比例因就诊早晚和分型而不同,甚至在血象中未能检查出未成熟细胞。
白血病的患病原因尚不清楚。由于放射线、电离辐射、病毒、化学物质(包括毒物及药品),加上个体可能存在的遗传或免疫机能缺陷等,可使造血细胞发生恶变,恶变后的细胞由于存在分化和成熟方面的缺陷,同时又保持有分裂增殖的能力。故使此类恶变细胞(白血病细胞)可以不断地在体内增殖积聚,由造血组织漫布到血液和全身多种脏器,出现有关的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易忽略,白血病的早期症状非常不典型,很多时候,家长会忽略。如孩子变懒、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等。此后会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骨和关节疼痛、不规则发热、皮肤和牙龈出血等。最后会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身衰竭、消瘦等。如果发现以上任何一个可疑症状,家长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装修污染是罪魁,由于到现在为止,白血病的发病确切原因仍不明确,所以无法做到完全的预防,只能针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预防。
调查显示:1至4岁儿童白血病高发,其中4岁最多发;夏季、冬季是儿童白血病的多发季节,其中1月、6月最高发。白血病是儿童第一大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儿童白血病的75%至80%,是儿童白血病的主要类型。
专家指出,儿童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现今儿童白血病治疗技术现已相当成熟,包括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两种手段。儿童白血病对普通化疗药物十分敏感,多种药物联合化疗是儿童白血病的最常用、最主要治疗方法,效果明显。
联合化疗过程一般需2至3年,具体化疗药物,要根据患儿不同病情而定。只有不足20%的患儿需移植造血干细胞(只有化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才需接受移植治疗)。只要坚持全程规范化治疗,超过80%的白血病患儿能治愈。经过规范治疗,停药两年不复发就为治愈,此后患者再复发的几率非常低,可完全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