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房肿瘤为什么会疼
乳房疼痛为门诊常见主诉,乳房痛可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也可以从周期性转变为非周期性。2/3乳房痛为周期性。绝大多数为绝经前妇女,疼痛最常见部位在乳房外侧上方,月经前期症状加重。疼痛性质为胀痛、沉重感和触痛。
乳房以外的原因引起的乳房部位疼痛:
实际上是其他部位的疾病表现出乳房部位的疼痛,例如肺炎、肋软骨炎。
周期性乳房疼痛:
与月经周期有关系,是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反映。这种疼痛在很大程度上是正常的,主要发生在绝经前女性,尤其多见于35岁以前,多数可自行缓解。
非周期性乳房疼痛:
相对于周期性乳房疼痛而言,非周期性乳房疼痛更值得注意。但非周期性乳房疼痛绝大多数也是良性原因。其特点包括间歇出现、疼痛程度多不固定、多为单侧发生、性质比较尖锐。
2、忽视乳房胀痛差点酿成恶疾
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常会出现乳房肿痛等症状。但是,如果长期的出现乳房肿痛并伴有肩、背甚至腋窝疼痛时,应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及时就医当今社会,很多女性朋友都有乳房肿胀的困扰。但是,如果女性朋友出现长期、原因不明的乳房肿胀时,不能一味隐忍,应及时去医院排查以防增加疾病恶变的几率。
3、乳腺增生莫忽视三级预防除隐患
据了解,很多女性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后胀痛会减轻。乳房胀痛常常是乳腺增生病的早期表现,好发于25-50岁,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严重者可呈持续性疼痛,同时肩、背部、腋窝、上肢也会有触痛感。
据调查,80% 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病。很多患者对乳腺增生重视程度不够,迟迟不就诊或只求缓解乳痛症状 ,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潜在危险即少部分乳腺非典型增生会发生恶性病变。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其他乳房疾病。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口服避孕药。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鱼类及海产品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独特的保护乳腺的作用。
2、牛奶及乳制品
牛奶及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质,有益于乳腺保健。
3、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食物,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有较强的防癌作用。研究表明,多吃食用菌可为女性的乳房健康加分。
4、坚果、种子类食物
种子、坚果类食物包括含卵磷脂的黄豆、花生等,含丰富蛋白质的杏仁、核桃、芝麻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起到抗癌的效果。而且,坚果和种子食品可增加人体对维生素e的摄入,而摄入丰富的维生素e能让乳房组织更富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