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治肿瘤仅限于中晚期吗
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37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约270万人,以此推算,每分钟就有6.4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肿瘤到了晚期,实在没办法了才去用中医药。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中医药的防治思想和措施应该贯穿始终,只要确诊就应该开始中医药干预,这样才能更好发挥综合治疗的作用,为患者赢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获得最大的临床受益。
中医专家认为:“癌”与其说是一种病,不如说是一种“状态”,可以称它为“癌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状态。
2、中医治疗肿瘤
此时可以选用针刺及穴位注射方法,通过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丰隆等穴位,配合胃复安或地塞米松在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注射来减轻其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一疗程5~7天,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且费用不高,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3、中医的调理优势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旧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的自我修复力,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倡导养生防病,提倡医生“治未病”。有病先调理,优先运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诊治妙招。实在不行,再用少量药物辅助诊治。其实医疗的目的并不是纠正**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完结它应有的功效。例如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便会感冒,所以有经验的中医通常不会太多给患者开药打针,降温止咳,而是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就避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时机,从而促进机体自愈系统的恢复,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
恶性肿瘤由于分化不成熟、生长较快,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发生转移,因而对机体影响严重。恶性肿瘤除可引起与上述良性肿瘤相似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还可有发热、顽固性疼痛,晚期可出现严重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一些非内分泌腺肿瘤能产生和分泌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症状,这种肿瘤称为异位内分泌性肿瘤,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称为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此类肿瘤多为恶性肿瘤,以癌居多,如胃癌、肝癌、结肠癌,也可见于肉瘤如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
由于肿瘤的产物(包括异位激素产生)或异常免疫反应(包括交叉免疫、自身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引起内分泌、神经、造血、消化、骨关节、肾脏、皮肤等系统发生病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副肿瘤综合征。
1、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对癌症的免疫力大大强于致癌因素,所以在一定的人群中只有少数人患肿瘤。但如果免疫功能受到削弱或破坏,肿瘤就有了发生和发展的条件。如胸腺在幼时受照射,儿童期患癌的可能性便会增加。中老年人癌症之所以增多,也与胸腺功能减退有关。
2、化学致癌因素迄今已证明1000多种化学物质能诱发动物肿瘤。
2.1、直接作用致癌物:此类致癌物化学性质活跃,进入机体后直接与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DNA)起反应而致癌。例如硫芥和氮芥、环氧化物,当有一定剂量进入体内后,即可引起肿瘤。因此,预防此类致癌物作用,要限制职业接触。
2.2、间接作用致癌物:其化学性质较稳定,本身不会致癌,进入体内经酶的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以共价键结合到生物大分子上而引起细胞癌变,如多环芳香烃类、芳香胺及偶氮染料类、亚硝胺类、植物毒素类和金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