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是指起自三级支气管以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以腺癌多见。临床上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症状不明显,而到明显症状时已经进入晚期。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2、周围型肺癌的症状
首先,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症状就是发热。多见于癌灶直径稍大者,与中心型肺癌不同,发热不是由炎症所引起,使用一般抗炎治疗无效,但消炎痛、皮质激素等能暂时退热,停药后发热重现。这是由于癌肿坏死,分解产物被吸收所致。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发热的症状,如果出现,就最好去医院做一些检查。
其次,胸痛也是属于常见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症状。局限在胸、肩某一部位,常无压痛点,轻度胸痛不一定伴有胸膜侵犯,但严重胸痛常见于本病晚期,且伴有广泛胸膜转移灶。
3、周围型肺癌怎么检查
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是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其中以腺癌、鳞癌多见。由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因此X线检查是早期确诊该病的重要手段。
早期X线检查常呈现出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小,易误诊为炎症或结核。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增大,周围型肺癌患者的X检查可形成边缘毛糙、直径约0.5厘米~1厘米的密度较高的小结节状阴影。
肿瘤增大至直径为2厘米~3厘米后,则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增高,边界清楚,可表现为分叶状,有脐凹或细毛刺影。高分辨CT还可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分叶、边缘的毛刺、胸膜凹陷征,甚至钙质分布类型及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泡征。
如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肿瘤向肺门淋巴结蔓延,还可通过X线检查看到其间的引流淋巴管增粗呈条索状,或肺门淋巴结肿大。
如果周围型肺癌患者发生癌性空洞,则其X线检查的特点为壁膜较厚,内壁不规则,凹凸不平,也可伴有液平面,易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也易侵犯肋骨,引起骨质破坏。
此外,如肺癌经支气管播散后,胸片可呈现出类似支气管肺炎的斑片状阴影。
肺结核球形病灶:病灶部位多在中上肺野,以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多见;病灶密度较高,且不均匀,有的可以有新月形的小空洞或斑点状钙化点;边缘可以不规整,但细小分叶少见,有毛刺但较粗长;可以有“卫星病灶”;抗结核治疗有效或长期随诊不变化(1年半以上);抗结核治疗有效或长期随诊不变化;有支持结核的有关临床特点,如血沉增快,PPD强阳性。
周围型肺癌:多为中老年人;密度中等偏低;常规X线胸片密度均匀一致,在CT上可见小泡样影或细小结节;阴影的边缘呈不规则状,具有细小分叶和短细的毛刺,绒球或桑椹样;没有“卫星病灶”;有胸膜皱缩征;随诊观察,增长速度中等。一般验证或出血在1个月内吸收,在2~4个月有明显增长。
96%以上的肺癌起源于肺区的支气管,根据支气管上的不同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两类肺癌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诊断方法也不一样。
中央型肺癌:原发于肺的中央部位。
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它可以呈血丝状、血点状,或和痰混合在一起)。
肿瘤渐渐增大后,可出现发热、胸闷、憋气等感觉。
由于这种肺癌位于肺的中央部位,它的阴影往往被心脏和大血管的阴影掩盖,所以单靠胸部X线检查容易造成误诊。
最好的检查方法有痰的细胞学检查;气管、支气管的断层摄影,CT检查,支气管造影,纵膈充气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这是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
周围型肺癌:它原发于肺的外围。
很少产生咳嗽、咯血等症状。
少数病人可有胸部的隐痛、钝痛、或间歇性疼痛,但当肿瘤增大,侵及胸膜、胸壁时,可产生胸部定位性的持续剧痛或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