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妊娠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有些医生会告诉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期间为了保证胎儿的营养供给,饮食无需控制太严格。于是一些糖妈妈就认为可以大胆的吃了。殊不知,由于对妊娠糖尿病认识不深,令很多糖妈妈走进了糖尿病的饮食误区。那么,妊娠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控制糖尿病会使母婴营养缺乏。
有些糖妈妈担心控制糖尿病就需要控制饮食,而“控制”就意味着“少吃”,因此担心少吃会影响宝宝的营养健康,造成营养缺乏。其实科学的营养治疗是在确保母婴营养状况的前提下将饮食进行合理的搭配,该少吃或者不吃的食品建议少吃,而需要摄入充足的食品还需要多吃,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平衡、合理,因此毋须担心营养的缺乏。
2、主食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米饭面食并非吃得越少越好,吃得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建议按营养医生订的份量进食,不要过度节食,可选择的主食很多,应多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如:荞麦面、意面、通心粉、饺子等。如吃米饭可用米加粗粮如:荞麦仁、燕麦仁等煮成混合饭等。低GI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吸收慢,葡萄糖释放缓慢,餐后血糖峰值相对较低、较平缓。
3、空腹时血糖高,睡前不敢加餐。
空腹时血糖高,睡前不敢加餐。这样容易造成准妈妈夜间低血糖及胎宝宝低血糖,甚至会导致胎死腹中。另外,因不加餐,易导致底2天空腹时血糖反应性增高。
4、血糖控制在餐后10毫摩尔/升以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有些糖妈妈自己家里人也有糖尿病患者,于是就参照普通糖尿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标准,认为只要把血糖控制在餐后10毫摩尔/升以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我们对于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要求是很严格的,基本要求达到或接近正常人血糖水平,如果只满足于普通糖尿病人的血糖标准就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危险。
5、采用胰岛素治疗后就不需要再控制饮食。
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更要配合营养治疗,否则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补品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选择,另外注意进食份量不要超量,比如在吃了汤里的肉类,在别的副食里就要相应减少。孕妈们要保证机体全面均衡的营养,每天食物应包括几大类:粮谷类、鱼蛋禽肉类、蔬果类、奶豆类、油脂类。除了含糖的甜食、血糖指数高的食物不宜多吃外,大多数食物是可以选用的,主食、肉类等各类食物可以在规定份量内自由选择品种。
6、只要控制糖的摄入就行。
在很多孕妇看来,预防妊娠糖尿病只要控制糖的摄入就可以了。其实预防、治疗妊娠糖尿病,我们除了管住糖的“进口”,还可以管住糖的“出口”---研究表明,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从而有利于血糖控制。例如,餐后散步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每次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散步时要尽量避开有坡度或台阶的地方以免摔倒。
7、得了糖尿病需要多吃人参、红枣、枸杞来补身子。
孕妇应注意学会选择,因为不恰当地进补,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健康,真可谓“费力不讨好”。总的来说,孕期进补应注意缺什么补什么,应全面了解补品的有效成分,属于补血的、补铁的、补钙的还是补充维生素的,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应注意的是人参、桂园之类的补品,有很多人希望通过它们补中益气,对孕妇和胎儿弊多利少。
然而从中医角度说,孕期母体处于阴血偏虚、阳气相对偏盛的状态,而人参属于大补元气的营养品,如果孕妇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加重阴虚火旺,很多人表现为兴奋激动、躁狂,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此外服用人参过多可产生抗利尿作用,易引起水肿,可能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可能导致流产。因此,孕期不宜乱补,如果需要补充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食用糖尿病专用无糖食物则无需控制量。
无糖食品并非吃多少都没问题,市面上很多无糖食品只是不含单、双糖而已,有的无糖食品碳水化物含量也很高或含能量较高,同样也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选择这类食物还是要结合食物的成分、血糖指数来看。
9、产后就远离妊娠糖尿病了。
糖妈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宝宝安全健康地带到人间,多数妊娠糖尿病的产妇也可以松一口气了,血糖逐渐恢复正常,再也不用控制饮食了。同时由于中国传统的说法,坐月子期间一定要补,于是又开始大吃大喝了。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都能够恢复正常。但有40%~50%产妇在产后5~10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产后5年内是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峰期,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提前光临。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包含一部分妊娠前存在的糖代谢异常者,因此,产后仍应注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产后进行血糖检查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妊娠糖尿病的饮食误区了,糖妈妈要了解这些知识,避免走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