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吗?端午节快到了,很多地方的端午习俗是吃粽子。现在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肉粽、甜粽,甚至推出了无糖粽子,宣传适合糖尿病人食用。那么,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粽子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粽子味道虽美,但多食不益: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二、糖尿病人吃粽子要慎重: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所以,糖尿病人吃粽子要多加限制,避免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如果吃了粽子还要相应的减少主食的量。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做的肉粽。也有很多人会送别人肉粽类的端午礼品,专家指出,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
胃肠有病的人也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最好不食或少食。另外,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也应慎食,以免影响消化及正常饮食。
有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糖尿病人也不宜吃。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三、无糖粽子也含糖,糖尿病人不宜吃:
专家指出,目前市场上所谓“无糖食品”的正确的说法应当是“未加蔗糖的食品”,这种“无糖食品”中原有的糖类成分依然存在。如“无糖蛋糕”,“无糖粽子”只是没有放入蔗糖的蛋糕和粽子而已,做蛋糕和粽子的米面经消化后,依然会分解成葡萄糖。
专家还指出,糯米温中补气,适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量动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够承受。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由此可见,粽子属于高热量食物,只有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吃点,血糖波动、有并发症的患者最好不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