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方(原方名:红参七及散)方药:白芨45克,三七末15克,红参10克。用法: 白芨、三七共研极细末,红参煎煮后取汁,每次以红参汤冲服七及散1克,每日4~6克。功效主治:大补元气,活血止血。主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甘肃中医》杂志报道,用此方治疗 119例,分2组进行比较。治..
阅读:9329时间:2013-11-07
急性乳腺炎方方药:风寒证用细辛5克,麻黄、桂枝各6克,路路通12克,龟板15克,木通、瓜蒌、枳壳各10克。风热证用荆芥、防风、银花、黄芩各10克,连翘、板蓝根各15克,马鞭叶、漏芦、通草各12克。用法:水煎服。配合局部按摩:医者双手扶住患乳,双拇指掌侧顺乳导管由远及近向乳头方向按压,以每次..
阅读:9329时间:2013-11-07
妊娠剧吐方方药:孕吐灵:吴茱萸、砂仁、炙甘草各6克,制半夏、木香、陈皮、苏叶、竹茹各10克,生姜5克,白芍、炒白术各12克,太子参15克。加减变化:胃热加黄芩、黄连;痰滞加茯苓;呕吐物带血加干地黄、藕节;胃阴不足加沙参、石斛;气阴两虚加红参、麦冬、五味子;胎动不安加苎麻根、杜仲。用法..
阅读:9448时间:2013-11-07
方药:人参、黄芪各30克,熟地、首乌各20克,附子、肉桂、补骨脂、怀牛膝、肉苁蓉、菟丝子、麦冬各12克,鹿茸10克,当归5克。加减变化:出血加白茅根、生地、大蓟、小蓟、丹皮、赤芍、仙鹤草、阿胶;感染发热加银花、板蓝根、连翘、栀子、丹皮、公英、黄连。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3例症甚并..
阅读:9294时间:2013-11-07
女性更年期失眠方(原名加味逍遥散)方药:柴胡、炙甘草、僵蚕、当归、合欢皮各10克,白芍、茯神、白术各15克,薄荷5克,夜交藤、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姜黄6克。加减变化:潮热盗汗加地皮骨、熟地;心烦、易躁易怒加栀子、竹叶心;眩晕头痛加蔓荆子、菊花;喜怒无常加百合、浮小麦;月经量多加地..
阅读:9413时间:2013-11-07
缓慢性心率失常方(原名加味补阳还五汤) 方药:黄芪30~60克,当归、五味子各10克,赤芍10~20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15克,党参30~50克,麦冬12克,细辛3~6克。用法:心率每分钟少于45次加制附子、淫羊藿、桂枝。每日2剂,水煎分2~3次服,20日为1疗程;每日并用阿托品0.6毫克(或麻黄素片5..
阅读:9378时间:2013-11-07
慢性乙型肝炎方(原名乙肝汤)方药:黄芪、板蓝根、丹参各30克,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芍、茵陈、虎杖各15克,柴胡10克,甘草6克。加减变化:热甚茵陈增量,加栀子、连翘;湿甚加苍术、藿香、车前子、六一散。用法: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半年为1疗程。主治: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阅读:9378时间:2013-11-07
三叉神经痛方③(原名芎芷辛归汤)方药:川芎30克,白芷15~30克,白附子15克,当归10克,细辛4~10克,甘草6克,蜈蚣3克。加减变化: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者加玄参、生地、麦冬;头晕目眩、少寐多梦、脉弦有力者加枸杞子、菊花、夜交藤、钩藤;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者加桃仁、红花。用法:每日1剂,水煎..
阅读:9553时间:2013-11-07
三叉神经痛方②(原名加味牵正散)方药:全蝎5克,僵蚕、白附子各10克,蝉衣、天麻各15克。用法:每日1剂。先将白附子、全蝎加水400毫升,武火煎煮15~20分钟,再入余药,文火煎至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煎液混合,分2次温服,服时酌加米酒,15剂为1疗程。功效主治:熄风解痉,缓..
阅读:9462时间:2013-11-07
七气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制半夏、茯苓、厚朴、紫苏叶,加生姜、大枣等组成。用于七情郁结,痰涎凝聚,咽中如有物阻,状如棉絮,或如梅核,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中脘痞满,上气喘急,呕逆恶心等症。有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之功。 本方为治七情郁结所致之梅核气的常用方。诸药配合,..
阅读:9644时间:2013-11-07
方1:生地、冬葵子、炒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川牛膝各25g,四川大金钱草、胡桃肉各50g,石韦15g,生甘草10g,瞿麦20g,净芒硝20g(另包,分3次服,出现腹泻可适当减量)。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温服。方2:琥珀30g,硼砂20g,芒硝、海金沙各100g。用法:将上药研成极细末,每次服5g,..
阅读:9378时间:2013-11-07
十枣汤 出处:《伤寒论》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戟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腹胀水肿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的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
阅读:9749时间:2013-11-07
储某某,男,10岁。发热二日(体温39.5℃)。对症给予解热药未效,至第二日清晨,诊见遍身红疹,如铺似盖,融合成片,状若涂丹。咽喉疼痛红肿,有少量灰白色渗出物。微咳喷嚏,面色潮红,口干,不思纳谷,口略苍白,舌尖红赤,脉浮数。诊为温热疫毒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从口鼻侵入,蕴于肺胃所致。此..
阅读:9658时间:2013-11-07
车前草,又名车前菜、牛甜莱、田菠菜。车前草是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的叶及全草。其入药首载于《神农车草经》,列为上品。车前草性味甘、性微寒、归肝、肺、肾、小肠经。功能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清肝明目、化痰止咳,为夏日清暑良药。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尿素、尿酸的..
阅读:9497时间:2013-11-07
虽然近年新的祛痰镇咳药不断新问世,但不少老止咳药,也在翻版标新立异。复方甘草片为“老牌”的祛痰止咳药,由于有良好的祛痰镇咳作用及价廉的特点,仍然在止咳药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尤其在广大农村仍在广泛使用。但在使用中应该注意正确的组合,否则会使药物降低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一..
阅读:9553时间:2013-11-07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之少阴篇。伤寒病传变至少阴,病位在心、肾两脏。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两端。《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其方为: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
阅读:9735时间:2013-11-07
四物汤具有补血的作用,可用于补血以治疗血虚;它又有调血的功效,凡血寒、血热、血瘀都可以用它来进行调理。《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说:“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现笔者就临床应用此..
阅读:9686时间:2013-11-07
中西药联用始于明末清初,最有代表性的医学家是张锡纯,临床大胆以生石膏加阿斯匹林治疗发热。他的尝试可谓开中西药联用之先河。现在,中西药联用已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已遍及临床各科。我们知道,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均不能包治所有疾病,并且两者优劣十分明显。经临床实践证明,合理的中西..
阅读:9791时间:2013-11-07
取吴茱萸30g,苦参18g,乌贼骨21g,硫磺6g。以上诸药共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即可治愈。
阅读:9686时间:2013-11-07
羌活10g,独活10g,乳香、没药各10g,威灵仙10g,防己10g,细辛3g。腰痛甚者加桑寄生15g,炒杜仲15g;腿痛甚者加牛膝10g;上肢关节痛甚者加桑枝15g,桂枝10g;病久反复发作易于感冒者加黄芪30~40g,丹参30g。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一般用本方3~5剂后,疼痛可减轻。偶有不耐乳香、没药之气味者,..
阅读:9847时间:2013-11-07
取丝瓜络50g,宽筋藤(别名舒筋草、伸筋草)50g,桑枝3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饭后两次服,一般连服两剂见效。若血虚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50g,当归12g;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30g;脾虚者加白术15g;痛剧者加桂枝12g,乳香9g,没药9g。治疗期间及愈后30天内,忌食酸性食物和水果以及生冷食物。 ..
阅读:9693时间:2013-11-07
原料:食醋15ml,蜂蜜8g,姜汁2ml。制法:将食醋、蜂蜜、姜汁倒入杯中混匀,冲入5倍量的凉开水,搅拌均匀后即可服用。长期食用。功效:滋润皮肤、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增进食欲、消除疲劳。主治:皮肤干燥、高血压、厌食体乏等症。 ..
阅读:9735时间:2013-11-07
缺铁性贫血方(原名加减归脾汤)方药:黄芪30克,当归25克,白术、茯苓、党参各15克,远志、阿胶、益母草各10克,甘草6克。加减变化:偏气虚者重用黄芪、党参;偏血虚者重用阿胶、当归;偏阳虚者加淫羊藿、炮姜;偏阴虚者加生地、丹皮。用法:每日1剂,头煎加水4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150毫升;第2..
阅读:9672时间:2013-11-07
治宫颈癌验方柴胡、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椿皮、白果各6g。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晚期宫颈癌。(据《千家妙方》)治高血压验方芹菜250~500g,洗净榨汁,每日1剂,分3~5次服。(据《常见病验方选编》)治慢性胃炎验方党参15g,法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蒲公英15g,白芍10g,厚朴12g,..
阅读:9455时间:2013-11-07
紫花地丁,又各地丁、独行虎、如意虎,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杀虫。主治疔疽痈肿、无名肿毒、肠痈、脱疽、乳痈、疥瘌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品含甙类、黄酮类及腊质,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水煎剂对钩端螺体有杀灭作用。紫花地丁还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
阅读:9553时间:2013-11-07
急性肠炎方(原名止泻汤) 方药:车前子30克(纱布包煎),苍术10克,玄胡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250毫升,分早晚2次服。 功效主治:利水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疗效:吕惠英等报告200例,结果:痊愈182例(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及性状完全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检验正常),明显改..
阅读:9609时间:2013-11-07
酒精性脂肪肝方(原名解酒保肝汤)方药:枳棋子、泽泻、猪苓、鸡内金、柴胡、栀子、黄芩、白芍各15克,山楂30克,神曲、砂仁各10克,郁金20克,甘草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1个月。服药期间戒酒,宜进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类饮食。 功效主治:解酒毒,清湿热,疏肝胆,行积滞..
阅读:9546时间:2013-11-07
扁桃体炎方(原名三黄化浊汤)方药:黄芩、黄连各9~15克,大黄(后下)6~20克,栀子9~12克,桔梗3~9克,藿香、佩兰各10~24克。 加减变化:壮热恶寒者加石膏、银花、连翘;小便短赤者加竹叶、木通(木通用量不超过6克,不要用对肾有损害的关木通。编者注);长夏季节发病者加香薷、茵陈、薏苡仁。..
阅读:9756时间:2013-11-07
高粘血症方(原名活血I号胶囊) 方药:党参、桃仁、红花、水蛭、丹参、益母草、泽兰各适量。用法:将上药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含药量0.5克。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具有活血作用及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中、西药物。功效主治:益气祛淤。主治高粘血症。疗效:谢森等报告,用本方治..
阅读:9707时间:2013-11-07
处方:白花蛇舌草、白茅根、旱莲草、车前草各9~15克。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1周为1疗程。疗效:治疗急性肾炎50例,其中治愈40例,好转10例,浮肿一般在2~7天内完全消退。
阅读:9924时间:2013-11-07
处方:虎杖30~50克,生何首乌15~20克,泽泻、茯苓、白术各20~30克,荷叶10~15克,甘草5~10克。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半月为1个疗程。疗效:治疗脂肪肝44例,经用药1~4个疗程,其中痊愈35例(降脂、肝脏回缩及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显效6例(降脂、肝脏回缩及肝..
阅读:9770时间:2013-11-07
五痹湯出處:《醫宗必讀》 本方由人參、當歸、茯苓、煨白芍、川芎、五味子、白朮、細辛、甘草、生薑十味藥物組成,主要用於五臟痹症。有補氣養血、溫陽通絡之功。 「痹」,有不通之意。所謂「五臟痹症」,是指「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
阅读:9847时间:2013-11-07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或肠中实热积滞之“热结旁流”等证。有峻下热结之功。 小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二证为主者,有轻下热结之功。 承者,受..
阅读:9707时间:2013-11-07
大陷胸汤、小陷胸汤 出处:《伤寒论》 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三药组成。用于水饮与邪热互结于胸腹之大结胸症。有泻热、逐水、通结之功。 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瓜蒌实三药组成。用于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症。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结胸,是邪热结于胸中,而..
阅读:9686时间:2013-11-07
川芎茶调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叶等组成为末,清茶调下。用于外感风邪头痛,证见偏正头痛,巅顶作痛,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有疏风止痛之功。 本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有效方。方中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
阅读:9987时间:2013-11-07
大补阴丸 出处:《丹溪心法》 本方由黄柏、知母、熟地黄、炙龟板四药组成,研末,用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等证。有滋阴降火之功。 朱丹溪曰:“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善卫生者,宜常养其阴,..
阅读:1548时间:2017-03-03
大青龙汤、小青龙汤 出处:《伤寒论》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兼有里热证者。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等诸药组成。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诸证者。有解表散寒,..
阅读:10568时间:2013-11-07
大定风珠 出处:《温病条辨》 本方由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生鸡子黄、鳖甲诸药组成。用于虚风内动证,症见神倦瘈瘲,脉气虚弱,舌绛少苔,时时欲脱者。有滋阴熄风之功。 吴鞠通曰:“名定风珠者,以鸡子黄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息肝风。肝..
阅读:10169时间:2013-11-07
三子养亲汤 出处:《韩氏医通》 本方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味药物所组成。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 方中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
阅读:10169时间:2013-11-07
三甲复脉汤 出处:《温病条辨》 本方由炙甘草、干地黄、白芍药、阿胶、麻仁、麦冬、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等九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下焦温热,热深厥甚,脉细数,心中憺憺大动,甚至心中痛者,有滋阴息风之效。 “三甲”者,是指本方所用的药物中有软体动物牡蛎之甲壳,脊椎动物鳖之背甲..
阅读:10701时间:2013-11-07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