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草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肝气郁结生百病,五种方法帮你疏肝解郁,赶走疾病!
2025-09-17阅读:42 学员编辑 收藏

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存在于许多疾病的病变过程中,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

肝气的疏泄状态,对于整个机体的机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中,疏肝法是一种常用的治法,告诉我们要这样用疏肝法。

重视疏肝,肝调则和

肝主疏泄的生理特点即是通畅调达。

生理上,肝气调达则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水津输布排泄无阻;肝的疏泄不仅关系到气血津液代谢,而且对维持其他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也至关重要。如主血之心气有赖于肝的疏泄,肺气的宣降有赖于肝的调畅,肝气调则脾升胃降,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腑气下行。


可见,肝气调达是脏腑气血津液进行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

病理上,肝气与气血津液及其他脏腑之间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可导致气失调达、升降逆乱、血行不畅、津液代谢障碍、心血瘀阻、肺失宣降、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另一方面,体内气血津液代谢障碍、心肺脾胃等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反过来又可能妨碍肝的疏泄功能。

所以,肝失疏泄不仅见于肝胆系疾病,还广泛存在于其他脏腑如心、肺、脾、胃、肾等的病变中。

因此,我非常重视肝气调畅对于其他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除对有明显肝气郁结的病证积极使用疏肝之剂外,对于那些证候不显但有肝郁趋向者亦及时、大胆投以疏肝之品。这样既可防治肝气郁结,又可通过调畅肝气而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和其他脏腑功能的恢复。

调畅肝气,莫忘扶正

肝失疏泄若以虚实而论,则实证居多,故我在疏肝时常于主方中加入补气养血扶正之品。

因肝失疏泄,气郁不畅可犯脾土,乃木乘土,治疗需健脾益气,使脾气实,不为肝乘,方能截断传变,此即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另一方面,疏肝解郁之品用之不当又可耗气破气,导致或加重气虚,因此,治疗肝气郁结之证可酌加党参、白术、茯苓之类。

当然,肝病不仅传脾还可向其他脏腑传变,亦可导致阴血不足,因为肝藏血有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肝气疏泄、气郁不畅可影响血液的藏与布,甚或郁而化火,耗伤阴血。

故于疏肝方中常加入白芍、枸杞子、制首乌等药,以滋养阴血,柔肝平肝。

疏肝解郁,助以活血

血虽为心所主,但心主血脉尤其是心气对心血的推动作用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且肝为藏血之脏,并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所以只有肝气调达、心气推动正常有力,血脉才能通畅。

诚如《血证论》所云:“以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流畅。”

病理上,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易致血液运行不畅,甚或郁滞不行,或心脉痹阻,或痛经闭经,或癥瘕痞块。

因此,我常于疏肝方中助以活血之品,如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等,一方面可以防治肝失疏泄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另一方面因血能载气,两者相互为用,通过改善血行可促进肝气的疏泄。

调肝为主,兼顾他脏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各脏腑气机运行必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如肝之疏泄有利于肺气宣降、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而肺气宣降正常、脾胃升降有序亦有助于肝气的调畅。

因此,治疗肝失疏泄之证,我并不局限于肝,还视具体情况加入一些调理其他脏腑气机的药物,如宣降肺气的苦杏仁、桔梗、苏子,调理脾胃的陈皮、枳壳、砂仁。

这样既可防治肝气郁结累及其他脏腑,又可通过调理脏腑的气机而促进肝气的调达。

用药遣方,颇有特色

常用的疏肝解郁药物包括白蒺藜、香附、薄荷、青皮、郁金、佛手、香橼、川楝子、绿萼梅等。这些药物皆入肝经,能解肝郁,理肝气,但其性能、功效、应用却同中有异。

疏肝解郁一般不用柴胡,因其性偏凉,且疏肝之力较猛,若用之不当易耗气伤气。只有肝气郁结较重较久或肝郁有化热之象时才选用。古人有柴胡能劫阴之说,故有阴伤之征,如舌红少苔时多避而不用,或少量并合以养阴之品。

对于一般肝气郁结之证,可用白蒺藜,因其辛散苦泄,理气疏肝较柴胡缓慢温和,无耗气伤阴之弊,又无升阳之害,适应证较柴胡广泛。凡肝气郁结热象不显或兼有寒象者多用之。

青皮疏肝破气作用迅猛,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较甚或气滞血瘀、肝脾肿大者可用之,因其辛苦温,故肝郁兼寒者用之甚当,如治寒滞肝脉之寒疝,多以其配荔枝核、橘核、小茴香。然因其性峻烈、沉降下行,虽能疏肝胆,破气滞,但亦多不常用。

香附性平,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窜,是疏肝理气之良药,故凡肝郁气滞所引起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诸病多用香附。一般疏肝多用制香附,若肝气郁结兼有表证则用生香附,因其既能疏肝又能透表。

薄荷辛凉入肺、肝二经,能疏通肝经气滞,疏散上焦风热,故多用之治疗肝气郁结兼有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者。

佛手、香橼性味相近,功效相似,皆为芳香辛散之品,长于疏肝和胃,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胀痛、脘腹痞闷、呕吐食少等症。两药或合用或单用,但常用佛手代香橼。绿萼梅芳香性平,力缓而无伤阴耗气之弊,多用于肝胃不和之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