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夏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2018-06-21阅读:10701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1. 夏季养生应少吃凉食
2. 夏季养生应避免生食水产品
3. 夏季养生吃水果应该适度
4. 夏季养生不能太过燥辣
二、夏季养生适宜吃的肉类
三、夏季养生需要补充的营养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1、夏季养生应少吃凉食

气候特别炎热的时候,适当的吃一些凉食或者喝一些冷饮会让人感觉身心舒适,还能起到一定的驱暑降温作用。但是,这些食物不宜吃得太多。凉粉、冷粥吃得太多就容易伤胃。不要所有食物都从冰箱里拿出来,事实证明,胃痛起来是要命的。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一些人刚刚饮用了冷饮,立刻又饮用热咖啡、热牛奶等,这样的冷热易使牙齿遭到影响而患牙病。并且,冷饮、热饮替换饮用对胃肠道也不好,容易致使消化道功用失调。所以,冷饮、热饮应分开饮用,最少应距离30分钟。饭前饭后30分钟吃冷饮会减弱胃液,下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损害人体健康。炎夏之时,饭前恰当饮用一点淡盐开水,既可弥补身体所需的盐分和水分,不用吃冷食冷饮。

2、夏季养生应避免生食水产品

水产品的营养丰富且味道好,夏天生食口感也是一流的。不过,像炝虾、毛蚶、泥蚶、魁蚶、醉虾、醉蟹、咸蟹等海鲜食品,安全风险较大。爱在夏天吃日本料理的人士,选择餐厅时,请把卫生条件作为第一要素。

因为夏季炎热,季节的特点是很容易罹患胃肠类的疾病,所以,在饮食上还是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防止因为吃错食物导致疾病。

3、夏季养生吃水果应该适度

长期靠“水果化”生存,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想利用夏天“水果餐”减肥的人士,不要总是自己从网上扒拉减肥食谱,最好还是向医生请教。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病上一周来换取体重急剧下降,可以忽视这一条。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4、夏季养生不能太过燥辣

夏季养生不能太过燥辣,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该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夏天一定要少吃热性太强的食物,也就是说夏季不适合吃太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这些尽量少吃为好。

另外,切忌暴饮暴食。夏季胃肠的功能本来就会下降,所以,如果暴饮暴食就非常容易导致胃肠的伤害。

夏季养生适宜吃的肉类

鱼肉:夏季绝对是吃鱼的“黄金季节”。而黄花鱼等临近产卵期的鱼是夏季的首选,目前正是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鲐鱼、鲅鱼以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的产卵期,因此夏天最适宜吃这几种鱼。多吃鱼肉对身体有很多好处,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达18%左右,成分好,氨基酸含量也十分丰富和全面,它含有人体必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鱼肉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防止血栓的情形发生,是心脏、血管的保护神。而夏季吃鱼也更有利于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

至于烹饪方式,夏季人容易燥热,在烹调方式上,可以多选择清蒸、炖汤等。在食材选择上,不妨多吃甲鱼、墨鱼等寒性的鱼,有些脾胃虚寒的人怕凉,烹调时加点葱、姜、辣椒、蒜即可。而属温性的鱼,则可以配一些寒性的食物吃,少放辣椒,比如做草鱼、鲇鱼时,可以加点豆腐、白萝卜、竹笋、冬菇、冬瓜一起炖。鳝鱼则可以用白菜帮子一起炒,最后加上点醋,就能有效祛热。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夏季养生需要补充的营养

1、一定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夏季温度高,人体消耗大,组织蛋白分解增加,会导致尿中肌苷和汗氮排出增多,从而引起负氮平衡,所以,建议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才维持这种平衡,人才会少生病。

2、要多补充维生素:随着夏季汗液排出的增多,会导致很多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尤其是VB和VC,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需要大剂量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次啊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且量的维生素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都有一定的作用。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出汗多损失最多的就是盐和水,如果不及时补水,身体就非常容易出问题。所以,水分摄入一定要足够。晨起也可以喝一点淡盐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