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精品文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卵巢冠囊肿是怎么回事?
2015-09-18阅读:1021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卵巢冠囊肿的病理病因,卵巢冠囊肿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卵巢冠囊肿病因

一、发病原因

卵巢冠原指胚胎期中肾管的颅侧部,包括纵管及与之相连的10~15个短横小管。组织来源目前认为:中肾管(午非管)来源、副中肾管(米勒氏管)来源、间皮来源。中肾管组织在女性胚胎发育可断续残留或局部残留,以后发生囊肿。来源于副中肾管的囊肿一般较大,这类囊肿发生恶变极少,但可发展为交界性卵巢冠囊肿

二、发病机制

从胚胎学的角度而言,泌尿生殖系统包括中肾系统、副中肾系统、肾结构及性腺。女性胎儿因无睾丸,也无内源性雄激素的支持,中肾管逐渐退化,副中肾管则不受抑制而发育为女性的内生殖器。事实上,中肾系统并非完全退化消失,如输尿管、膀胱三角区及相邻的尿道是由中肾管衍化来的,中肾管头部的小管在成年女性的宽韧带内、子宫颈侧旁、阴道的侧旁等部位成为残迹而被保留下来。大部分的残迹组织可以长期保持稳定而无所改变,但少数中肾管残迹可以发展成为囊肿,即中肾管囊肿。

副中肾管是在胚胎5~6周时体腔间皮向内凹陷而形成的,其尾部经过融合、腔化而形成子宫、宫颈及阴道上段,其向腹腔内开口的一段,则以后形成输卵管,在此过程中,可以有副管腔或憩室形成。根据woodruff等的意见,认为可有5%~10%的发生率,而且这些副管腔往往没有开口,故腔内上皮的分泌无法排出,积聚于腔内,逐渐扩张而形成囊肿。这类囊肿,事实上是一个输卵管积液,并非中肾管来源而是副中肾管来源。

间皮细胞亦有可能通过化生而成为副中肾管型上皮的囊肿。在卵巢冠囊肿中,有一小部分是恶性的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其有输卵管的组织学特征,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些囊肿来源于副中肾管系统或间皮细胞。

三、病理改变

中肾系统 内衬单层立方形上皮的小腔,周围有一层清楚的肌组织,腔内的上皮相对缺乏分泌活动,故不能有迅速的囊性扩张,细胞分泌功能差,无纤毛,体积小。若囊肿长大,则囊壁菲薄,呈圆形或椭圆形,输卵管亦被拉长,似爬于囊肿之上。若将输卵管系膜切开,则囊肿很易被剥出。切开囊肿,剖面呈单房,囊内充满低比重清液,如果囊腔过度扩张,则内衬的立方形上皮可成为扁平上皮。

副中肾管 囊肿往往较大,其腔内上皮有分泌功能,或为纤毛上皮细胞,似输卵菅或宫内膜上皮,有明显分泌现象,无明显基底膜,有纤维基组织。腔内有乳头状皱褶,囊壁周围有薄的环状肌层。总之,如果一个囊内有类似输卵管上皮的分泌成分,使腔内积液致囊肿较大时,常为副中肾管来源。

间皮细胞 囊内的上皮是扁平上皮细胞,囊壁周围有纤维组织或脂肪样包膜。

四、病理区分

Gardner等根据下列标准来区分其组织来源:①上皮的组织类型,如果有纤毛细胞或分泌型细胞(胞质清晰、中性)则为副中肾系统来源,否则为中肾系统来源;②是否存在基膜,中肾系统来源的囊肿,上皮下有一层基膜,而副中肾来源的囊肿,往往缺乏此层基膜;③是否有管腔内皱褶,有皱褶,则多为副中肾系统来源,中肾管囊肿腔壁多平坦皱褶少;④上皮对激素的反应性,实际上也是看细胞有否分泌反应而言,至于间皮细胞来源的囊肿,其内衬上皮基本上与副中肾系统来源的囊肿相同。区别的方法是观察其囊壁是结缔组织还是有肌组织,有肌组织者为副中肾系统来源,否则为间皮细胞的囊肿。

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卵巢冠囊肿病因,卵巢冠囊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卵巢冠囊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小编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卵巢冠囊肿”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