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痰湿体质的人最重要的是健脾利湿,化痰去浊,艾灸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保存体内阳气。一般施灸艾灸主要是以下三个穴位:
艾灸脾俞,穴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回旋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调理肝脾。
艾灸胃俞穴,胃俞穴的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外散胃腑之热。
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艾灸时,艾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功效作用:祛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2、艾灸排痰湿有关的反应
艾灸的排痰湿反应多以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这样体内的痰湿逐渐的被排出体外,身体渐渐恢复正常,靠自身的免疫和防御机制,痰湿也就不容易侵犯人体了。
3、艾灸的取穴定位方法
针灸必然涉及到取穴。然而我们许多人没有中医基础,取穴自然就无从说起了。因此,先教大家学习如何取穴定位。中医取穴有多种方法,这里向大家推荐采用骨度分寸来定位。我们拇指关节宽度为1寸,以中节指横纹处为准;食指和中指并拢为1.5寸,以中指中节指横纹处为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为2寸,以中指中节指横纹处为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并拢为3寸,还是以中指中节指横纹处为准。
1、痰湿体质的人通常不喜欢喝水。有的痰湿体质女性为了追求美容,每天也喝很多水的话,就会不舒服:腹胀、面部虚胖、手脚肿胀、体重增加、大便不畅等。小便经常浑浊、起泡沫,常见于痰湿体质,偶尔一两天的则不能被判为痰湿体质。
2、痰湿体质的人汗出常见两极分化:要不就是出汗太多,要不就是明显少汗无汗。有的人不爱出汗,就算天热、运动、热食、热饮时也明显比别人出汗少,不爱出汗就和肥胖、痰湿体质有因果关系。当然,如果因为很少运动、不喜欢运动而少汗无汗则并不能说明什么。
3、痰湿体质的人舌体胖大,舌苔偏厚。如果舌体胖大、舌苔偏厚,就不要再去和别人一样秋冬进补,越补舌苔越厚,越辛嚷湿越重,越补越胖,越补越和糖尿病有缘分。痰湿体质的人常见经迟、经少、闭经。痰湿体质基础上的月经不调与肥胖混在一起是很难治的。
1、白扁豆花陈皮茶,白扁豆花入脾、胃、大肠经,是百花中少有的健脾良药。《四川中药志》上就有“白扁豆花,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的记载。
2、普洱茶,能去油腻、消食养胃、化痰降浊、润肠通便。现代研究证明,普洱茶还能使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少,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有降脂、降压的功能。
3、姜糖茶,姜是痰湿体质者的宝贝。痰湿体质者可适当多吃姜。可以做姜茶,把姜片、红糖、枣片一起煮,不用煮太久,然后放在保温杯里,上班的时候随时喝。痰湿体质的人坚持喝一段时间红糖姜茶,情绪会平稳很多。
4、三宝茶,三宝茶的做法是:取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成粗末,再用纱布袋包好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饮用即可。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能平肝解毒、消暑清热、消脂降压。陈皮理气健脾、化痰去燥湿,有预防高血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