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疹怎么艾灸
艾灸取穴:
湿疹部位、足三里穴、涌泉穴、合谷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胫骨偏外侧1横指处;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1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
操作
湿疹部位、合谷穴用温和灸,每次每处一柱或者两柱,每日1次。足三里、涌泉两穴用艾灸罐灸,每次40分钟每日1次。
治疗原理:艾灸能补充人体的纯阳之气,这种纯阳之气是湿邪的克星。灸湿疹部位能直达病灶,驱邪外出;灸足三里穴具有疏风化湿、痛经活络的作用;灸涌泉穴有明显的补肾阳作用,肾阳足则气化作用正常,水液从膀胱排出,不会羁留人体转化湿邪;灸合谷穴有镇静止痛、痛经活络、清热解表的作用。
2、湿疹如何自我诊断
湿疹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在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
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并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
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形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减少,在运动幅度较大部位处的皮损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着的苔藓样化。
根据急性期原发病的多形性、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对称分布等特点,慢性期的苔藓样变等特征,不难诊断。
3、哪些人容易患湿疹
家庭主妇和厨师
家庭主妇和厨师在做饭做菜的时候,都会接触很多清洁剂、洗衣粉等刺激性物质,同时,各种蔬菜,大蒜、洋葱、辣椒也带有刺激性,就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可能引发湿疹。家庭主妇和厨师通常会引发慢性湿疹,因为在引发湿疹的初期,不怎么受到重视,后来湿疹继续发展,最好导致了慢性湿疹。
孕妇
据临床统计,约有5%的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起湿疹,孕期湿疹往往发生在怀孕6个月之后,也有的妈妈在生完小孩后会起湿疹。湿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主要好发于面部、头部、耳周、小腿、腋窝、肘窝、双脚等部位,孕期多发于孕肚上,也有的会布满全身。湿疹一旦发作,奇痒难忍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准妈妈们在孕期湿疹发生前、发生时应当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工人、理发师、护士
比如药厂中洗药瓶的工人、理发师、护士、厨师及勤杂工等,他们的指缝常浸渍起皱,有时发生裂隙。因双手经常接触外界物质,所以手部湿疹不沦病因是什么,一般都比较顽固。
1、野菊花熏洗
野菊花全草250克,陈石灰粉适量。野菊花全草切碎置锅中,加水2000毫升,小火煎至800毫升,过滤,变温后熏洗患处15分钟,立即用洁净的陈石灰粉扑之,每日2次,清热解毒、缓解瘙痒。
2、马齿苋外洗
马齿苋6克。马齿苋加20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备用。取厚纱布放入药液中加热煮沸,取出拧至不滴水为度,变温后敷于患处,然后迅速用保鲜膜覆盖,绷带缠绕固定,松紧适度。最后用牙签在保鲜膜上扎数个小孔即可。约3-4小时换药一次。马齿苋的抗炎、抗菌作用佳,适用于急性、亚急性是湿疹。
3、牛奶冰敷
将牛奶倒入一杯冰块中静置3分钟,再将牛奶倒在纱布垫或是薄棉布上敷在瘙痒处2~3分钟。冰敷收缩血管,能暂时止痒,减轻症状。
4、黄连蛋清外敷
黄连12克,鸡蛋清适量。黄连研细末,调入鸡蛋清,搅拌均匀,敷患处。可洁热利湿,适用于急性湿疹,症见红斑水疤、痉痒难忍等。
1、茅根薏仁粥
鲜白茅根30克,生薏仁300克
做法:先煮白茅根,20分钟后去渣留汁,加上生薏仁煮成粥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祛湿利尿
2、山药茯苓糕
生山药200克(去皮),茯苓100克,大枣100克,蜂蜜30克
做法:先将生山药煮熟,捣烂。大枣煮熟,去皮核留肉。茯苓研细粉,与枣肉,山药拌匀,上锅同蒸成糕,熟后淋上蜂蜜即可
主治功能:健脾祛湿,滋阴润燥
3、冬瓜莲子羹
冬瓜300克(去皮、瓤)莲子200克(去皮、芯)
做法:先将莲子泡软,与冬瓜同煮成羹,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开放调料
主治功能:健脾祛湿,利尿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