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采取流质饮食,保持口、鼻及咽部的卫生。
1.2、对症治疗:对于高热、头痛、呕吐、烦躁或惊厥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针对流脑病原体,患者可首选磺胺类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可改用青霉素、氯霉素或头孢类抗菌素。对于较重的休克患者,应及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注意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1.3、中药治疗:初期可用银翘散加减,其方药为: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等;中期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其方药为:生石膏、犀角、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等;伴有休克或昏迷的患者可用生脉散加减,其方药为:人参、麦冬、五味子等。
2、为什么会患上流脑
2.1、人感染脑膜炎双球菌为本病发病原因。该菌属奈瑟氏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球菌,直径0.3-0.8μm,呈肾形或卵园型,常成双排列。
2.2、根据荚膜多糖可将该菌分为A、B、C等13个血清群,90%以上为A、B、C3个亚群。该菌自鼻咽部侵入,进入血循环致人体发病。
2.3、其释放内毒素引起皮肤瘀点、瘀斑为局部施瓦茨曼反应,激活补体,血清炎症介质明显增加,较其他革兰阴性菌强5-10倍,也较其他内毒素更易激活凝血系统,因此在休克早期便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继发性纤溶亢进。
2.4、细菌侵犯脑膜,进入脑脊液,释放内毒素等引起脑膜和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及颅内压升高,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脑水肿时形成脑疝,可迅速致死。
3、流脑的临床表现
3.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多数病人可无此期表现。可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日。
3.2、败血症期
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39℃~40℃,伴头痛、全身不适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
3.3、脑膜炎期
此期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患者可有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
3.4、恢复期
病人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淤点及淤斑消失,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20000/mm3左右,高者达40000/mm3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占80%~90%。
2、脑脊液检查
病程初期仅有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典型脑膜炎期,压力高达1.96kPa以上,外观呈混浊或脓样,白细胞数达每立方毫米数千至数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而糖含量明显减少,有时可完全测不出,氯化物降低,若临床有脑膜炎症状及体征而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应于12~24小时后复验。流脑经抗菌药物治疗后,脑脊液改变可不典型。
3、细菌学检查
3.1、涂片检查
用针尖刺破皮肤瘀点,挤出少许血液及组织液,涂片染色后镜检,阳性率高达80%以上,脑脊液沉淀涂片的阳性率为60%~70%。
3.2、细菌培养
血培养在流脑时阳性率较低,但血培养对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暴发型败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诊断甚为重要,故必须注意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作细菌培养,并宜多次采血送验。
4、免疫学试验
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脑脊液中抗原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
1、菌苗预防: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两群荚膜多糖菌苗。经超速离心提纯的A群多糖菌苗,保护率为94.9%,免疫后平均抗体滴度增加14.1倍。国内尚有用多糖菌苗作“应急”预防者,若1~2月份的流脑发病率大于10/10万,或发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时期时,即可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
2、秋末冬初对5岁以内儿童接种流脑疫苗,保护率可达80~90%,抗病能力可维持1年左右;以后每年再打加强针一次。
3、在每顿进餐时,可吃上几瓣生大蒜,这样可以杀死口腔中的病菌。饭后盐水漱口,也有利于预防“流脑”的发生。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时病人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流脑病菌的袭击而发病。
5、在流行病高峰季节里,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呕吐、精神不好、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