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宝宝开始长牙了,这对宝妈和宝宝都是个新奇的体验,这也意味着妈妈们要开始进行宝宝乳牙的护理,宝宝会用一切他能够到的东西磨牙。这就需要宝妈们细心了解宝宝乳牙的护理。
乳牙的名称、萌出时间和顺序如下表:乳牙的名称、萌出时间和顺序如下表:
一、名称萌出时间(出生后)萌出顺序
1、乳中切牙6-8个月1
2、乳侧切牙8-10个月2
3、乳尖牙16-20个月4
4、第一乳磨牙12-16个月3
5、第一乳磨牙24-30个月5
上颌牙齿一般要比下颌同名牙齿迟2-4个月萌出。
一般情况下,孩子6、7岁时,乳牙就完成使命,自动脱落,随后恒牙逐渐萌出,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好伙伴。但是,有些孩子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而相应的乳牙却不肯“退位让贤”,恒牙被迫从乳牙后面“委曲求全”,从而形成一前一后两层牙齿。这时候,如果不及时把顽固的乳牙拔掉,就会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导致牙齿错位,排列不齐,咬合不正。
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一样。牙齿的主要作用就是咀嚼食物,宝宝长出乳牙后,让牙齿多咀嚼食物,多“锻炼”,才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而到了一定时期(6、7岁)它才会自然脱落,这是符合一般自然规律的事情,类似于“瓜熟蒂落”。但是,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吃韧性大的东西噎着,怕硬的食物损伤牙齿,把宝宝的食物都弄得过于精细,青菜切断了吃,苹果削薄片吃,坚果磨粉冲泡着吃。这些精细的食物缺乏纤维,食用时根本无需过多咀嚼,不能充分给予乳牙生理性的刺激,从而让乳牙的牙根和牙槽骨的连接密不可分。恒牙无法取缔对应位置的乳牙,只能“另寻出路”,从乳牙的后方长出,这就形成了双层牙。
俗话说“粗茶淡饭好养人”,过于精细的食物不仅缺失了锌、硒、钙等微量元素,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还由于太容易吞食而使宝宝乳牙不能得到合理的锻炼。牙科专家建议,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乳牙的咀嚼能力,适当地让宝宝多进食一些耐嚼的食物,例如芹菜、玉米、苹果、海蜇、牛肉、花生等。常吃这些耐嚼食物可以增加牙齿的咀嚼能力,通过咀嚼动作牵动咀嚼肌群的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床、颌骨与面骨的发育,促使乳牙按时脱落,保证以后换牙期顺利换牙。
长牙4大护理原则
1、口腔清洁
一些学者建议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和按摩牙龈,认为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专家公认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一早期的清洁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孩子的牙龈组织和清洁孩子的牙齿,每日一次。
其实只要父母感觉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选择一个软毛且适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湿润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岁以后提倡开始刷牙去除菌斑,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使用牙膏,建议使用儿童牙膏。因为这一年龄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潜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够了。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这时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有时,也可给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口腔检查
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孩子12个月。因为龋齿(蛀牙)是由细菌导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了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这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进行阐述。
4、生理间隙
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渐出现间隙。临床可见随着增龄变化,生理间隙变大。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因继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物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易清洁,易导致龋齿,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我们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洁,避免龋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