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宝宝,不挑食、还吃得多,可就是“干吃不长肉”。有的妈妈会认为孩子也许“天生就是瘦人”吧,这种说法不能支持。那么宝宝消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人的营养来源于脾胃消化与吸收,胃主肥纳,脾主运化,就是说只有吃进食物,并经过消化吸收等环节,最终使食物变成营养物质以供给人体各部所需,才能使人发育正常、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其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影响营养的吸收利用,长期不正常即可造成“面黄肌瘦”。其病因如下:
1、饮食不节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2、过食寒凉
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3、不合理的用药
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5、营养失衡
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
先给孩子做全面检查,然后再调整膳食结构,改善喂养办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通过身体的全面检查,妈妈可以了解宝宝的消化系统、脾和胃等健康状况,病症严重的话,可以按照医嘱适当用药,而对于锌、铁、钙和贫血等轻微缺乏者主张用食物补充。同时,让餐桌热闹起来。
大部分的宝宝过瘦跟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喂养方式不当、饮食习惯没有规律有关。毕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成长动力主要依靠营养素的摄入。每天的食物应保证尽量多样化,谷物、肉类、豆类和蔬菜应该合理搭配,让宝宝重拾对餐桌的期待。而奶类、蛋类、肉、鱼和豆类等不但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这样才能搭配出合理、科学的膳食。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持固定进餐时间。每天早餐不超过7点半,晚饭时间不超过晚上8点半,妈妈不能以任何借口随意改变孩子的进食时间。零食会伤了宝宝的胃,还会坏了孩子的饮食习惯。因此,建议让孩子戒掉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接下来,就来看看给宝宝增肥的具体方法吧。
1、保养宝宝的肝脾胃
通过身体检查,妈妈可了解宝宝的消化系统、脾、胃等健康状况,病症严重的可以按医嘱进行如健脾健胃、助消化的儿童专用药。如果孩子是缺乏锌、铁、钙或贫血等症,严重的遵医嘱药补,轻微缺乏者主张以食补为主。
2、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睡觉是孩子每天必要的“功课”,如果这“功课”没有完成,便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3、保证每天适宜的运动量
多做运动,最好每天坚持两小时,可分次进行。户外活动最好从夏季开始,一直坚持到冬季,这样可以让宝宝逐渐适应冷空气,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每次运动都不要进行太长时间,适当地休息下,以免体力消耗过大。
4、让餐桌热闹起来重建宝宝对餐桌的渴望
大部分瘦宝宝与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喂养方式不当、饮食习惯不好等因素有关。妈妈赶快改变以往单调的膳食,每天的食物尽量多样化,谷类,肉类,豆类和蔬菜应合理搭配,让餐桌热闹起来,让宝宝重拾对餐桌的期待。
5、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含量,合理搭配
牛奶(包括豆浆)含丰富钙质,每天至少应保证二杯;蛋中含铁质,每天保证一到两个;动物肝脏含铁质、维生素A及B12,可与肉类交替搭配;蔬菜类一天共需要二碟,其中至少一半来自深绿色及深黄、深红色蔬菜,因为它们所含的维生素A、C及铁质都比浅色蔬菜高些;五谷类每天需要1至1碗半,可用稀饭、馒头、小点心、面条、玉米粒或麦片等加以替代;水果类每天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