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与宝宝相处
2015-08-04阅读:1037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了解如何与宝宝相处对宝妈极为重要,那么如何与宝宝相处?了解如何与宝宝相处并不困难。

【如何与宝宝相处】如何教育宝宝

如何与宝宝相处

每个宝宝天生就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而与众不同,因此父母或照料者需要了解他们的独特性并做出有益的反应。如果宝宝有一次忽然开始哭闹并且很难被安抚,人们对他的期望值就比对“阳光的宝宝”的期望值要低。父母会注意到宝宝不安和反感的早期信号,以保护他不会受到过分刺激或过高要求。

如果宝宝具有被父母看作是难带的特征,就应该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规律。例如知道他不久前刚喝过奶,应该还没饿,那么到下一次进食时间之前都不要给他喂食,以满足肠胃消化的所需时间。如果宝宝在这期间表现出不满或不安,那么您应该意识到这并不是因为他饿了,应该尝试别的安慰方式。在睡觉的问题上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式:如果您尽量在同一时间点把宝宝放到床上,那么他就会明白到了休息的时间了。

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会使婴儿产生安全感并将精力用于感知其他有趣和新的事物。当然这并不是代表您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这种规律。

根据宝宝的反应和状态可以允许有一些例外或改变。如果宝宝几个月大了都还没有一个相对有规律的节奏,例如常常哭喊或睡眠很差,而且您自己也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规律性,那您也许就应该严厉地对待他,直到他习惯新的生活方式。

宝宝偏好自己已经习惯的事物,如果发生了改变他们大多会激烈反抗。这常常会导致父母的无力感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得不撤回所有新的事物来使宝宝平静下来,从而又加剧了这种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寻找适当的建议和支持,也许可以从附录中列举的您周围的预防信息中心获得帮助。同样也有必要注意一些和您自己状况相关的例子。一个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陪伴可以给您很多力量,这也许正是您在困境中所需要的。

由于那些缺乏规律性的宝宝通常比较敏感而且反应阈值较低,因此人们应该降低刺激程度。在和他玩耍的过程中,应该时不时地给他一段恢复的时间。而父母的行为也并不是和宝宝的行为方式无关。在下一章中我们还将继续探讨宝宝气质特征和父母行为之间的关联。

如何教育宝宝

一、提供视觉刺激

家长可以在宝宝摇篮的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似的。也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者买一些纯白或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毡制品、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再把小床围起来。

宝宝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所以,不妨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宝宝就会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图案。

二、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保姆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记下来。例如一个正噼噼啪啪地拍打着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加活泼、有劲。父母也可以自编育儿曲只要有创造性能启发想象力,宝宝就会喜欢。

三、提供动感刺激

父母、保姆应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一个能控制自己头部、颈部的宝宝总是喜欢翻来滚去或玩着自己的手臂、双腿。

父母可以轻轻地拉住宝宝的腿将它左右摆;让宝宝用手抱紧某一个东西父母将他的手拉开再合拢。不过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在换尿布、洗澡时做。多数父母或保姆喜欢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让宝宝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那就鼓励他爬到那里。

四、开阔视野

不要总让宝宝呆在摇篮里,不妨用宝宝轻便推车或背带随身带着宝宝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等宝宝会爬时父母、保姆就要重新布置房间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这使他能安全地探索周围的一切。在围栏里长大的宝宝就不会有机会发展他的好奇心。

细心呵护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